主 诉:车祸伤致腰背部、右踝部、右足部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 现病史:2小时前骑电动车被车撞倒,右下肢及腰背部被电车砸伤,即感腰背部及右下肢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活动受限。当时无昏迷及呕吐。急诊送入我院。门诊经检查后以“右踝关节骨折并脱位”为诊断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尚可,无恶寒发热,饮食、大小便正常,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专科查体:平车推入病房。右下肢多处皮肤擦伤,右踝部及足背肿胀、畸形明显,局部可见皮下瘀斑;右踝关节周围及足背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右踝关节主被动活动明显受限;右足踇趾近端压痛,右下肢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可触及,末梢血液循环可。望:神志清,精神尚可,面色微黄,营养良好,体型中等,舌红,苔薄黄;闻:语声清晰,呼吸均匀,未闻及特殊气味;切:脉弦紧。该病因暴力作用,致骨断筋伤,而致气滞血瘀,经络受损,瘀阻经络,证属气滞血瘀。舌质淡,苔薄白为病邪尚未入里,脉弦,主瘀,主痛,亦为“气滞血瘀”之征象。
诊断:右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气滞血瘀) 治疗:择期手术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根据骨伤科三期辨证理论,早期因瘀血停滞影响骨痂生长,故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应用桃红四物汤;中后期补益肝肾,补气养血,应用愈骨胶囊等药物应用。现患者属于骨折早期,可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症治疗,方药如下: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2g 赤芍12g 穿山甲6g 柴胡12g 黄芩10g 香附12g 延胡索15g 续断15g 生地12g 甘草6g 3剂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中医调护:避风寒,慎起居,忌生冷,畅情志。
术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在位且牢靠。根据骨伤科三期辨证理论,早期因瘀血停滞影响骨痂生长,故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应用桃红四物汤。术后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治以补益肝肾,补气养血,应用愈骨胶囊等药物促进骨折愈合。术后嘱患者继续石膏托外固定,注意陪护,3月内扶双拐、按指导患肢不负重功能锻炼;休息3个月,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继续中药应用,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1月、3月、6月);不适随诊。 本病例中医药应用结合手术复位,早期将骨折复位,中医药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中医药中后期应用可促进骨折愈合,加快术后恢复,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术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