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 女 52岁 因右侧上肢躯干泛发淡棕色斑20余年 病史: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分娩后右侧上肢躯干出现淡棕色色素沉着斑,呈芝麻至绿豆大小,部分融合,无瘙痒,未予以治疗。后皮疹逐渐增多,累计右上肢(伸侧居多),右胸背部。
皮肤科检查:右上肢及右侧胸背部泛发淡棕色色素沉着斑,呈绿豆大小,部分融合。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基底部色素增加,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真皮部分胶原纤维增生
诊断:Becker痣 处理:随访
讨论: Becker 痣又称色素性毛表皮痣、Becker 黑变病, 是一种良性皮肤错构瘤。Becker 痣可出生即存在,但 多于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男性多于女性。皮损一般 单侧发生,也有双侧发病的报道。Becker 痣可伴发多 种发育畸形,如患侧乳房发育不良、肩部及手臂发育 不良、脊柱裂或脊柱侧凸、漏斗胸、鸡胸及其他骨骼 肌肉和皮肤发育缺陷等,称为 Becker 痣综合征,有时这些发育异常可不局限于身体同侧。Becker 痣可与多种皮肤疾病伴发,如色素痣、结缔组织痣、恶 性黑素瘤、穿通性毛囊炎、平滑肌瘤、淋巴管瘤、痤疮、 扁平苔藓及白癜风等。目前,Becker 痣发病原因不明,根据其多在青春期发病且男性多发这一特点, 认为雄激素代谢与 Becker 痣的发病有关。Nirdé 等发现 Becker 痣患者体内雄激素受体 mRNA 表达增加, 因而雄激素受体蛋白水平升高,并认为 Becker 痣应 作为雄激素受体超敏综合征的一个构成部分。有报道 认为强脉冲光及 Q 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 Becker 痣效 果不佳,而点阵激光对治疗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