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小疱性类天疱疮1例

容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天疱疮 类天疱疮 水疱

主诉 病史

患者女。38岁。因全身出现水疱伴瘙痒1年就诊于我科。患者于1年前面部、胸部、背部出现粟粒至米粒大水疱.簇集或散在分布.伴瘙痒,并逐渐累及腹部、腰部、臀部。曾服用过抗组胺药和抗生素治疗,末见显著疗效。患者平素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面部、胸部、背部、腹部、四肢散在或簇集分布粟粒及米粒大水疱,部分形成直径0.5—1.0 cm的糜烂面,间有血痂及色素沉着,尼氏征(一)。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枪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下水疱,疱内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疱底真皮乳头水肿,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皮肤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皮肤基膜带IgG抗体(++),IgA抗体(+),IgM抗体(一),C3(+)。

诊断 处理

诊断:小疱性类天疱疮。治疗:给予泼尼松10 mg每日3次口服,丙酸倍氯美松软膏外用。1个月后无新发水疱,原有水疱吸收,糜烂面基本愈合,泼尼松减量至10mg,每日2次口服,1个月后再减为10mg,每日1次口服,3个月后剂最减为5 mg,每日1次口服,此时皮损已完全消退,现仍在随访中。

随访 讨论

小疱性类天疱疮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一种亚型,临床特征为成群出现紧张性水疱,严重时亦仅有水疱而无大疱,小疱性类天疱疮治疗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为首选。如选用泼尼松视病情剂量为0.5~1.0 mg/(1(g·d),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选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顽同患者可联合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磺胺吡啶或氨苯砜、四环素等均可选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皮损愈合。讨论:有人认为,本病泛发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其疗效优于口服治疗者,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大家怎么看?欢迎分享观点。【文章编号】1000--4963(2008)12-0802-02

发布于 15-11-22 22:20

8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