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男,46岁。因“右眼外伤后反复红、肿、疼痛37年”于2014年2月14日入院。患者自诉37年前右眼被戳伤后反复红、肿、疼痛,近期反复流脓,无明显视力下降。
查体:右眼视力下睑外翻,近外眦部皮肤见片状陈旧性瘢痕增生挛缩,表面破溃,少许脓性分泌物挤压后溢出,局部干痂附着(图1)。左眼视力0.6,眼部未见异常。CT报告:右眼球后肌锥内占位,CT值-22~57 HU,肿块边缘不清,分界不清,包绕视神经(图2)。MRI:右眼眼眶肌锥内异常信号,多考虑感染性病变并纤维板块形成,视神经受压上抬(图3)。
诊断:右眼眶内异物存留可能,右眼下睑瘢痕性外翻,右下睑瘘道感染。手术过程:全麻下行右眼眼眶内异物取出+外翻矫正+瘘道切除术。沿睫下皮肤入路,距眶外缘2 mm切开骨膜,分离骨膜暴露眶外下壁,去除外下方骨瓣25 mm×l0 mm,分离眶周组织,暴露眶尖部异物。见眶下方脂肪纤维化,周围瘢痕增生,视神经下方的肌锥间隙内见33 mm长,直径10 mm的塑料笔套存留,其间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纤维组织包裹视神经。分离异物周围纤维组织,取出异物(图4),取分泌物培养+涂片,双氧水、淡碘伏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除外下方瘘道,5-0可吸收线将外侧险板固定于外侧骨膜,矫正睑外翻;放置引流条,间断缝合周围组织及皮肤。术后诊断:右眼眶内异物,右眼下睑瘢痕性外翻,右下睑瘘道感染。术后培养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真菌生长,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术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激素抗炎、营养神经,脱水等治疗。术后3 d视力0.5;随访3个月,患者无不适,眼球活动内转、外转、上转稍差,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局部无红肿,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眶内异物较常见,异物种类较多,如钢钉、金属碎片、木片等,本病例为37年前的一根塑料笔套,较为罕见;眶内容物的损伤主要表现在眼球、眼外肌及视神经的损伤。眶尖部是十分狭小的解剖间隙,其中有视神经、支配供应眼部组织的神经、血管通过,又是眼外肌集中起源部位,本例异物大,且位于球后,长时间存留达37年,未予以重视,异物刺激肉芽组织增生、包裹、挤压视神经。 术前准确的定位和定性,对手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摘出异物时应首先做好术前的CT,MRI定位工作,必要时可给予术中影像学引导。需注意,行MRI检查前必须排除磁性金属异物的可能。本例患者受伤后异物戳入肌锥内未对视力造成影响,伤后37年异物在眶尖刺激肉芽组织增生,包裹视神经,也未对视力造成影响。这是患者的幸运,所以手术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手术中如果盲目夹持异物,则极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引起视力下降或眶内出血,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切开骨瓣,行异物周围软组织充分分离后再夹取异物,不能在眶内过多的搅动及牵拉,以免损伤、神经。动作轻柔,精确,不可过急。 转自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年3期,DOI: 10.3760/cma.j.issn.1006-4443.2015.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