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 47岁 主诉:发现血压高2年,伴头晕、呕吐1天。 病史:2年前患者于体检发现血压高,一直随访,测血压最高170/110mmHg,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不佳。无头痛、心悸、大汗,无满月脸、水牛背,无皮肤痤疮,一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有恶心、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无视物模糊,无发热,无咳嗽,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拟“高血压”收入我科。
查体:神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无皮疹,颈软,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检查阴性,腹软,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未触及包块,深压痛及叩击痛阴性。神经系统(一)。 辅助检查:CT检查显示左侧肾上腺外肢见椭圆形等密度影,大小约15mm× 20 mm,增强后见强化影。实验室检查,醛固酮试验(卧位):血管紧张素I为1.67μg/L,肾素活性为0.67μg/L/h,醛固酮为181.41ng/L,血管紧张素II为59.30ng/L皮质醇为139.80μg/L;血钾、血钠正常。
诊断:高血压(病理学诊断为(左侧肾上腺)嗜酸细胞腺瘤。) 治疗:给予口服螺内酯100 mg/次,每天2次。1周后行后腹腔镜下左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位于肾上腺下缘,约20 mm×20 mm×15 mm大小,质软,与周围轻度粘连。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肉眼所见灰红组织一块,大小20 mm×20 mm×10 mm,切面灰红、灰黄,质脆;
随访及讨论:随访至今,高血压症状消失,未口服降血压药,血压在135~100/90~50mmHg之间,卧立位醛固酮试验阴性,血钾、血钠正常。 肾上腺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本例患者由肾上腺皮质嗜酸性细胞腺瘤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应与肾上腺上述肿瘤相鉴别。该瘤临床罕见,多发于左侧,发病年龄27~72岁,,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