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胃肠道影像系列(五):胃神经鞘瘤

张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神经鞘瘤 肿瘤 胃间质瘤

主诉 病史

主诉:体重下降7月,发现胃内肿物2月 病史:58岁,中年女性,慢性起病。患者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下降,至今下降约12.5kg,无恶心、呕吐,未予重视。2月前于汕头市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粘膜下病变,予口服药物保守治疗(具体不详)。

查体 辅查

查体:腹软,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 辅查:上腹部增强CT:胃体部大弯侧良性肿物,考虑胃肠间质瘤可能性大。

诊断 处理

术前诊断:胃间质瘤? 出院诊断:胃神经鞘瘤 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在气管内吸入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予抗炎、制酸、补液、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病理结果回报提示:(胃体肿物)结合HE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神经鞘瘤;切缘未见肿瘤。免疫组化结果(⑥):CD117(-),CD34(灶性+),Dog-1(-),S100(强+),Ki-67(7%+),Desmin(-),SMA(-)。

随访 讨论

讨论:神经鞘瘤是神经鞘膜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外周神经良性肿瘤之一,但发生于消化道罕见。胃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与胃间质瘤极其相似,因而术前常被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胃神经鞘瘤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的肿块,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肿瘤内部坏死囊变、钙化、出血现象较少见,与高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容易鉴别,但与极低、低、中危险度间质瘤表现相似,较难区别,只能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参考文献:徐慧新,徐青.胃神经鞘瘤和间质瘤的多排CT表现及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1):18-22.

发布于 15-09-29 18:13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