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一例

马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玫瑰糠疹 多形红斑 红斑

主诉 病史

患者,男,56岁,因全身红斑、脱屑10余天与2013年11月11日就诊。皮疹首发于背部,后累计胸腹部、头面、四肢,有轻度痒感。患者发病前1周曾经出现“感冒”症状。在当地医院应用地塞米松10mg/d、氯雷他定10mg/d及头孢类抗菌素治疗3d,效果欠佳。 既往无特殊,发病前1个月内没有用药史

查体 辅查

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以躯干部为著泛发水肿圆形或类圆形红斑,红斑走向基本沿皮纹方向,胸背部皮疹融合成片;部分红斑表面附着“袖口”样鳞屑,挂出鳞屑未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部分红斑中央呈现“虹膜现象”甚至有小水疱;腋窝、腹股沟弥漫性红斑;头面不弥漫性发红,上覆盖糠秕样鳞屑;双手轻度红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3*10^9/L,淋巴细胞占0.56;尿、大便常规正常;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均阴性。皮损内可见红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并见红细胞外溢。

诊断 处理

诊断: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 治疗:给予甲泼尼龙4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利巴韦林0.3g每日3次,1周后皮损潮红明显减轻,脱屑增多,无新发皮疹。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3周后痊愈。

随访 讨论

讨论: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多表现典型,但也有很大非典型玫瑰糠疹的报道,如局限型、水疱型、色素型、丘疹型、紫癜型等。Relhan等报告5例患者并复习文献,认为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应该是不典型玫瑰糠疹中更少见的类型,容易被临床医生漏诊或者误诊。该病需要与多形红斑鉴别,后者皮疹一般发生在肢端,不沿皮纹走向分布,多有黏膜损害,组织病理存在空泡性界面皮炎可资鉴别。改患者的血清学检查结果排除了二期梅毒疹,没有用药史以及病理切片罕见嗜酸性粒细胞排除了药疹,刮除鳞屑未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和组织病理表现可以排除寻常性银屑病。该患者就诊时表现为两种皮疹,估计是皮疹出血的先后顺序导致,亦即初起为多形红斑样皮疹,后期呈现出典型的3个特征。这种推论可以从患者1周后复诊的皮疹变化得到证实,即初诊时多形红斑样皮疹大部分转化成为典型的椭圆形红斑被覆“袖口”样鳞屑。 DOI:10.3760/cma.jssn.0412-4030.2014.011.024

发布于 15-07-14 14:41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