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何××,男性,56岁,因“心情烦躁,夜眠欠佳3月”就诊。何先生丧偶2年,独居,3个月前因是否再婚与家人产生矛盾,出现心情烦躁,做事缺乏兴趣;有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自觉整晚未睡,并出现对于睡眠的恐惧,醒后感觉不适、疲乏。不规则服用安定等药物。上述症状影响到何先生正常生活,但行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自发病来精神萎靡,二便如常,胃纳不佳,体重减轻5kg。 既往史 何先生有冠心病病史1年,半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支架一枚。目前服用拜阿司匹林 100mg qd;波利维 75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 90mg qd;倍他乐克 12.5mg qd;阿托伐他汀 20mg qn。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170/96mmHg,目前服用福辛普利 10mg qd,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吸烟10支/天×30年,饮啤酒300ml/天×20年。丧偶,一子一女健康,父母均有高血压。
体格检查 T 36.5℃,P 98次/分,R 20次/分,BP 156/96mmHg。神清,精神欠佳,查体配合。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肠鸣音不亢。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和肌张力均正常,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尿蛋白 neg,红细胞(镜检) 2.8/HP,白细胞(镜检) 1.3/HP。 全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 5.44X10^9/L,血红蛋白 143g/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9.9%,血小板计数 186X10^9/L。 粪便常规、粪隐血筛查组合检验报告:阴性。 C反应蛋白检验报告: 3.48mg/l。 钠 143.0mmol/L,钾 3.90mmol/L,肌酐 70.0umol/L,白蛋白 41.1g/L,谷丙转氨酶 11U/L,谷草转氨酶 15U/L,总胆红素 14.5umol/L,直接胆红素 5.3umol/L,甘油三酯 1.53mmol/L,空腹血糖 5.44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 1.45mmol/L,胆固醇 3.44mmol/L。 血栓弹力图:氯吡格雷抑制率73.70%,阿司匹林抑制率28.50%。 【头颅MRI】右侧小脑、双侧半卵圆中心及额顶叶皮层下多发腔梗及腔隙灶。老年性脑改变。双侧副鼻窦轻度炎症。 【动态脑电图】界限性脑电图。
诊断:(1)原发性失眠(亚急性);(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I级;(3)高血压病2级 很高危组 治疗: (1)非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干预。导致失眠最常见的原因是心理和环境因素,故要积极地改善生活方式,给予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同时应有一定的心理干预,改正不良的睡眠习惯。主要包括睡前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睡前勿饮酒;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避免剧烈运动;睡前不应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勿在床上看电视、看手机;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2)药物治疗:对于急性期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而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也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制药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以及其他(抗组胺药物、褪黑素等)。该患者最终予以唑吡坦10mg qn,曲唑酮50mg qn。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对睡眠的质和量长时间不满意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检。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一般人群患病率10%~20%,老年患病率高于青年,女性多于男性。 分类: 根据病程: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 根据病因: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 原发性失眠一般缺少明确的病因,或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如 心理因素 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心理应激。 环境因素 环境杂乱,居住拥挤,睡眠环境的改变。 睡眠节律改变 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时差改变。 生理因素 饥饿、疲劳、性兴奋等。 不良生活习惯 睡前吸烟、酒精、饱食及刺激性饮料。 继发性失眠包括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