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主诉右下腹间歇性隐痛伴腹胀1年,加重1周。患者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隐痛,呈间歇性,不向他处放射,疼痛于饮食无关,伴腹胀,进餐后加重。外院电子胃镜示:“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炎”,予抑酸,护胃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彩超示:“右下腹混合性包块,考虑阑尾周围脓肿”,在外院电子肠镜示:“盲肠菜花样肿物侵犯肠管全周,肠腔明显狭窄”,病理报告:“慢性炎症”。B超示:“肝右叶囊性占位病变”。近一周来,患者诉右下腹部隐痛症状加重,伴乏力,纳差。CT示:“肝右叶低密度影,考虑肝囊肿”,为进一步治疗于2005年10月7日收入院。患者3月来体重减轻4公斤。
查体:腹软,右下腹扪及包块,大小约5cm×6cm,质稍硬,活动度差,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肠镜检查:常规结肠镜检查,插镜顺利,送镜达盲肠,盲肠及回盲瓣结构破坏,见隆起性肿物,质软,有脓苔,取组织送检为粘膜慢性炎,内镜无法进入小肠,其余大肠粘膜血管网纹清晰,表面光滑。
诊断:右下腹包块性质待查:1:.阑尾腺癌 2.阑尾类癌待排 3. 盲肠阿米巴瘤并阿米巴肝脓肿待排。 处理:完善相关检查,CT引导下的肝脏病变穿刺活检,抽出10余ml血性液体,病理发现腺癌细胞。 术后诊断:阑尾粘液囊腺癌并肝转移。
讨论:右下腹部包块的原因有多种,需要排查多种病,下面根据患者的症状,总结出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肠结核:此病多发于20~40岁青年,主要分为溃疡型和增殖型两型,回盲部好发。此患者很可能属于增殖型,由于粘膜下层、浆膜下层都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增殖,易引起肠狭窄,导致低位肠梗阻。体检时常可在右下腹触及中等硬度的压痛不明显的肿块,一般病理检查阳性率不高,需通过整体评价,作出诊断。2、回盲部阿米巴性肉芽肿:阿米巴性肉芽肿好发于盲肠,其次是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在局部形成可触及的肿块。病人可有阿米巴痢疾病史,大便中可以找到溶组织阿米巴,经抗阿米巴治疗后,肿块缩小或消失等有助诊断。3、阑尾结核:临床上少见。4、盲肠癌:临床上不多见,老年人稍多。临床病程短、进展快,症状一旦出现一般不再有缓解,右下腹肿块的出现率高,出现也较早。此病人不是很符合。5、阑尾肿瘤:如阑尾类癌、阑尾黏液囊肿等。6、炎症性肠病:也应考虑。 最后根据病理及手术结果我们得出阑尾粘液囊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