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中年男性,7个月前劳累及进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伴呕吐胃内容物,于当地医院“输液”等治疗后好转(具体不详)。后上腹不适症状反复出现,劳累后明显,与进食、体位无明显关系。1月前症状加重,于当地医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右部占位性病变,怀疑肝血管瘤”。患者本次起病以来,晨起胃纳稍差,日间食欲、胃纳基本正常,二便无特殊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查体:腹平,未见胃肠形或蠕动波,脐部未见异常,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壁柔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实质性包块,肝脏右侧肋缘下未触及,胆囊无肿大,Murphy's征阴性,脾脏左侧肋缘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4-5次/分,振水音阴性,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 2015-3-13我院上腹部MR:1、肝S2、S7、S7/8段血管瘤(3枚)。2、肝S2段多发小囊肿;左肾囊肿。3、慢性胆囊炎。 肝功生化、血常规、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
诊断:肝占位性病变。 治疗:右肝肿物切除术。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20cm,逐层切开进腹。肿瘤位于肝S6、7、8段、约7×7×8cm大小,暗紫色,囊实性、质较正常肝组织稍硬、表面凹凸不平、界清、未突破肝包膜,未侵犯下腔静脉,周围未发现其他肿块,肝门淋巴结无肿大,考虑右肝肿物为血管瘤伴囊内出血坏死。脾脏无肿大,胃底、肝周静脉无曲张。肝下、胆囊周围与网膜肠管稍粘连,腹腔其余部位未探及转移肿瘤或肿大淋巴结。遂行肝S6/7/8肿物切除术。游离肝脏右叶,结扎切断肝圆韧带,电切肝镰状韧带、右侧冠状韧带、右肝三角韧带、肝肾韧带,切开右侧肝下下腔静脉前方腹膜,显露下腔静脉,游离肝右静脉,预置血管吊带备阻断用, 游离肝右叶下方、胆囊周围粘连,于第一肝门预置小尿管备阻断用。距肿瘤边界2cm划出肝切除范围,用lingsure及电刀沿预先划好的切除线切开肝脏组织,边切边钳夹肝断面各管道组织,将肝S6/7/8肿物的肝组织完整切除,结扎肝断面各管道断端,直径较大的血管或胆管断端予以缝扎,肝断面彻底止血。充分冲洗腹腔,检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胆漏,清点器械、敷料对数,于右膈下放置引流管,从腹壁右侧戳孔引出,逐层缝合切口,术毕。术程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出血约100ml,尿量500ml。标本送病理检查符合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血管瘤(hemangiomas)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肿瘤见于肝脏任何部位,常位于包膜下,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肿瘤直径多小于4cm,但亦可小至数mm,个别大至30cm者。肿瘤表面呈暗红或紫色,外有包膜,切面呈海绵状。有时血管瘤内可见血栓形成和瘢痕,偶有钙化。MRI检查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缘清晰,与周围肝脏反差明显,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的特异性表现。肝血管瘤手术适应症如下:(1)肝血管瘤不能确诊并排除其他恶性肿瘤。(2)肝血管瘤>5cm并有如下表现之一:①有明显临床症状者;②血管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③肿物靠近肝门、大血管旁部位;④血管瘤突出于肝脏表面,易于溃破;⑤并有腹部邻近器官需手术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3)血管瘤>10cm,不论有无症状、位置如何、有否增大,均需考虑手术治疗。(4)血管瘤已破裂。(5)已恶性变者。(6)儿童期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