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吃荔枝致多名孩子死亡。

王医师   上海协和医院
心悸 头晕 糖尿病
1999年6月中旬到7月,71例患儿均来自荔枝种植区或收购荔枝区。年龄集中在2-10岁,其中61例抢救成功,10例死亡病例。发病早期必须及时应急供能浓糖水,有抽搐症状必须及时就诊,挽救生命。

2017年4月,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研究报告显示:印度荔枝主要产区——穆扎法尔布尔地区,每年5-6月份这个时间段,在儿童群体中,会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秘脑病,考虑为因空腹食用大量荔枝后,导致低血糖脑病。患者表现为吃荔枝后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 乏力、心悸等症,感到饥饿,口渴或腹泻。严重者又突然昏迷、抽搐、瞳孔缩小, 甚至呼吸衰竭等。化验检查时,血糖明显降低。此外,常见肝肿大,肝功能损害。 低血糖是本病早期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而且对整个疾病过程起重要影响。因此,迅速纠正低血糖是抢救「荔枝病」人的关键。

由于低血糖,可继发引起全身功能和物质代谢紊乱,患者常出现脑水肿、酸中毒,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给予葡萄糖治疗后仍昏迷的病人,可能已发展到脑水肿阶段。荔枝富含果糖,果糖不能直接为机体利用,必须经由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直接为人体所利用。一旦过量食用荔枝,便会有大量的果糖等待肝脏进行转化,果糖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一些人尤其是儿童对果糖的转化能力较差。同时果糖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引发低血糖反应。 2017 年 4 月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研究报告: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 A(降血糖素 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抑制了正常的脂肪氧化和糖异生,加剧了夜间空腹期的低血糖,破坏了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爆发性脑病发作。而且在未成熟荔枝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成熟果实。食用未成熟的荔枝更容易患病。

如何处理:轻者喝紧急供能浓糖水(绿步能量瓶),重者立即上医院。若空腹进食大量荔枝后出现上述症状时,可让病人平卧休息,轻者立即冲服浓糖水一杯(吃糖果不可以),重者应马上送医院救治。如果无法判断,一有不舒服,最佳的处理方式是立马看医生。 中医认为荔枝性温,味甘,食用后容易上火。民间也有“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说。中医认为很多病起于过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食疗本草》:"荔枝多食则发热。"《海药本草》:"荔枝食之多则发热疮。"《本草纲目》:"荔枝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nǜ]血。病齿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小孩吃荔枝:三岁以下不要吃,一次食量最好不超过5个,不要空腹吃,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孕妇、老人、特殊体质、糖尿病人群也不宜多吃荔枝。有基础代谢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吃荔枝的量也要严格计算,不可以随意大量食用。建议一次不超过8颗。

发布于 19-07-05 15:32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