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关于地塞米松的误五个区!

李医师   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
真菌感染 脑膜炎 中耳炎
误区一:退热 前几日,听一位朋友说,地塞米松是他的退热法宝,遇到发烧的,来一针,效果都不错。确实,由于大多数患者在体温升高时将退热作为医生治疗有效的唯一凭证。故我们为了达到明显的退热效果,多选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来强行退热。 但是,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地塞米松虽然可以抑制内生致热原的合成与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但它不是退热药,滥用会减弱机体免疫功能,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可能导致感染病灶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曾有报道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左颌下急性蜂窝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因治疗中滥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而死亡。 误区二:雾化 理由:地塞米松经呼吸道局部雾化吸入时,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达不到3~5µm的有效颗粒,因而药物只能沉积在大气道;地塞米松属于无亲脂性基团,且局部抗炎作用弱,水溶性大,与大气道粘膜组织结合较少;地塞米松是在肝脏转化后才起到作用,局部用药很难起到直接的疗效…目前,临床用于雾化的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我们国家对于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的循证资料很少,在各种指南、专家共识都是不推荐使用的。有专家呼吁在临床能不用尽量少用地塞米松。 误区三:止痛 常见于腰痛、关节痛的治疗中,病因未明,病情轻重缓急不分,直接将地塞米松当成常规止痛药使用。 误区四:抗感染 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最为常见,“配方”也多为:地米+头孢、地米+利巴韦林、地米+利巴韦林+头孢这三种。 然而,地塞米松无抗菌、抗病毒作用,却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病毒性感染患者、儿童应慎用,不明原因的感染、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等应避免使用。 误区五:预防输液反应 常见的是在静脉滴注中加入地塞米松,部分医生认为可以利用其抗毒素、抗过敏作用,预防和减轻输液反应,但是地塞米松本身也有致过敏的可能。 此外,基层临床中最常用的地塞米松与头孢菌素这一对搭档,被许多药师呼吁:请不要用孩子的生命做赌注!地塞米松,不能预防头孢菌素过敏!
发布于 19-02-22 12:3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