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
大约一年前,我在急诊室内接诊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
老大爷是因为头晕、头痛4小时被儿子强行带进急诊室的,虽然他有些不情愿。
当时老大爷的血压大概高达200/120mmHg,并且伴有恶心的症状。
我建议老大爷做头颅CT等检查,并且需要用药对症处理。
但是,这位自称并无大碍的老大爷却并不愿意配合治疗。
起初,他坚持对儿子和我说:“我没有什么问题,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
这样盲目的自信我在急诊见得多了,我自然是不会轻易被老大爷说服的。
而老大爷的儿子也并不愿意听从他的安排,坚持要求完善检查并用药对症处理。
几句话之后,老大爷开始发起火来,他对儿子吼道:“我没有问题,你非要我来花冤枉钱!”
儿子没有退让,回击道:“你每年买保健品的钱都有好几万,还怕花这几百块钱吗!”
此刻,我才知道自己眼前这位高血压的老大爷竟然是一位并不缺钱的人。
老大爷患有高血压病已经几十年了,大约四年前开始迷恋上一款保健品。
这款保健品据说有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最重要的是:这款保健品宣称自己不仅治病,而且绝无副作用!
就这样,老大爷几乎每年都要花费几万元购买保健品。
我一直都知道类似这种的保健品就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但是却从来不知道真的会有人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保健品。
最后,这位大爷被查出来是丘脑出血。
老大爷为什么会发生脑出血?
答案自然是和长期没有有效控制高血压有关,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脑出血的结果同保健品有直接关系。
但是,有一点是毫无争议的,那就是:老大爷迷恋上保健品之后,便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
而老大爷为什么会迷恋保健品?
正是因为这种保健品存在夸大,甚至虚假宣传,利用病人对医学常识缺乏的心理。
因为脑出血量少,这位老大爷最后顺利康复出院。
我不知道出院后老大爷是否还会迷恋保健品,但是我知道的却是:依旧有许多人正在深陷保健品的陷阱之中!
第二个故事
大约三个月前,有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被家属搀扶着走进了急诊室。
患者的主诉是:乏力、恶心一周。
但是,患者给我的直观印象却是:皮肤黏膜异常黄染,简直可以用小黄人来描述!
“你之前有什么病?”我心中盘算这十之八九存在肝胆系统的问题。
让我吃惊的是,患者和家属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病!
既然之前没有病,为什么全身皮肤黏膜如此黄染,为什么要如此严重才来到医院?
几经周折之后,我才大概了解了患者的病史。
原来患者之前确实没有任何疾病,只是在两个多月之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痛。
有人告诉她这是“脾虚”,要调理一下。
“脾脏不是在左边吗?就算是脾虚,你怎么不想想自己是右上腹不舒服?”我忍不住心中这样想着。
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相信了这种说法,并且用了一种保健品。
为什么用这种保健品?
是因为患者的子女比较孝顺,听了同事的介绍。
如果按照患者的本意,不仅不会及时来到医院,就算是这种保健品也是不会使用的。
因为患者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盲目自信,更加是不愿意多花一分钱。
腹部CT发现胆囊癌可能,患者被收进了医院。
一个多月后,患者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分享这个故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明这种保健品耽误了患者的病情,事实上是患者自己耽误了自己的病情。
我想说的是:很多人都是严重缺乏基础医学常识的,更加缺乏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他们平日里省吃俭用,就连患病后也不舍得就医诊治。
他们对医生的话会有抵触怀疑的态度,对邻居、朋友、骗子们的话却深信不疑。
而且有些人连病都看不起,却对保健品毫不手软。
我为什么一直没有同大家分享这个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让我心痛,让我悲哀。
患者为什么在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后,没有及时到医院里来?
患者为什么在开始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之后依旧没有来到医院,直到出现了乏力、恶心的症状?
患者的子女为什么知道给患者买保健品却不知道带患者来医院?
为什么有人告诉她“脾虚”,有同事给子女介绍保健品,却没有人提醒患者来医院检查?
为什么患者不关心自己的身体?
为什么患者会如此轻信别人的话?
到底是谁害死了年仅50岁的患者?
“哀其不幸、怒气不争!”或许是每一个一线医生、每一个良知尚存之士的真实感叹。
每念及此,我都能从这些故事中看见那歪歪扭扭的两个字:吃人!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