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意大利肝病学会和意大利医学学会共识:肝硬化止血平衡》推荐意见:
肝硬化患者应每隔6个月行一次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有无PVT,伴有PVT的肝硬化患者,推荐C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评估血栓范围。抗凝防治PVT:抗凝前建议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对于伴有重度静脉曲张或既往静脉曲张出血史的患者,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套扎治疗。肝硬化患者中,血栓预防措施并非绝对禁忌。对肝硬化PVT患者,抗凝是安全有效的。应尝试将低分子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用于PVT的预防或择期治疗。血小板计数<50×109/L时,首选低分子肝素。直至肝移植手术,肝移植等候患者应持续抗凝。对于不适合行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来说,长期抗凝的价值尚不确定。
《2015年EASL临床实践指南:肝脏血管疾病(推荐意见)》:
所有等待肝移植的或未来可能需行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应评估门静脉的通畅。常用CT 及MRI评估PVT范围。肝细胞癌患者中,应用增强超声/CT/MRI或血栓活检以排除门静脉癌栓。肝硬化伴有PVT患者中,筛查遗传性促凝危险因素。抗凝治疗前,务必充分预防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抗凝药物需维持治疗剂量至少6个月。对于伴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既往肠缺血或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考虑长期抗凝治疗。一旦PVT消失,应考虑延长抗凝治疗数月;对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需延长抗凝治疗直至肝移植。对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如抗凝治疗未能控制PVT 蔓延,可考虑转行TIPS。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