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儿童用药需谨慎,请遵循这几个原则!

金医师   吉林省安图县妇幼保健所
肿瘤 溶血性贫血 贫血
导 语 数据显示,我国患慢性肾衰的儿童数量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专家指出,儿童肾病大多数与“外因”有关,其中药物的滥用正是罪魁祸首。 提到“肾病”,很多人会觉得这种病和中老年人有关。然而近年来,儿科收治的肾病患者却明显多了起来。数据显示,我国患慢性肾衰的儿童数量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专家指出,儿童肾病大多数与“外因”有关,其中药物的滥用正是罪魁祸首。如何给儿童正确用药,治病的同时尽量避免药物性肾病,是家长们必须认真学习的“一课”。 现状:儿童肾病发病率上升 据统计,我国现有200余万肾病患儿。近几年肾病儿童数量增多,患慢性肾衰的儿童数量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其中70%左右是后天因素导致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于力教授提到,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肾衰在儿童中发生率较成人更高,占急性肾衰的第一位。 以市一医院儿科为例,近年前来就诊的肾病儿童的数量比早几年翻了一番。“早几年,因为血尿前来就诊的儿童,一个月有5~6例,现在一个月有十几例。” 析因:用药不慎是主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的肾病发病率提高?于力认为,一方面因为近年来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多儿童肾病得到及时确诊;另一方面,不少家长在孩子生病时让孩子服用各种药物,或者药物种类多,当中某些成分叠加在一起过量了,就有可能对孩子的肾脏构成伤害。此外,某些补品和中药的滥用,也容易导致儿童的药物性肾病。 “肾脏的重量虽然仅占体质量的0.5%,但其血流量占心输量的20%~25%,每100g肾组织接纳血液约350ml/min,因此进入肾脏的药物剂量相对较大,也易受到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于力同时表示,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积大,故与药物有较大接触面积,肾小管上皮代谢旺盛,也易受药物影响。除此之外,目前一些药品的包装说明书上,没有儿童剂量的详细规定,只有“酌情酌量使用”或“根据医生指导用药”等模糊提示,或是年龄范围过大(两三岁的幼儿到十几岁的青少年都能用),这些都为儿童用药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支招:儿童用药遵循四原则 于力表示,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防止滥用,是避免儿童药物性肾病最有效的途径。 原则一: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 孩子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多发病,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实在需要吃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尽量避免选用肾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尤其是疑有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病史者,更应选择对肾脏无明显毒性反应的药物。 于力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如甲氧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啶)、氨基糖苷类(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药物等。“一些比较老的抗生素在大医院基本都不用了,但因为价格便宜,不少基层、乡镇医院还在使用,这些药物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尤其是儿童。” 值得注意的还有解热镇痛药。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但3岁以下儿童应慎用。临床不少儿童在服用感冒通(含双氯芬酸钠)后出现血尿,因此这类药儿童是不应该使用的。 此外,吲哚美辛、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安痛定等一类解热镇痛药不适合儿童服用。 原则二:不要“一生病就急忙吃药” 孩子一生病,部分家长往往就忙着让孩子吃药,有时甚至未在医生指导下多种药物混吃。 一般的常见病比如普通感冒、发烧,是有一定规律的,整个病程持续5~7天很正常,这期间孩子可能会反复发烧。有些家长总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想尽办法要把烧退下去,比如孩子发烧未超过38.5°C时,就让孩子吃各种退烧药,甚至无视药物说明,让孩子一天吃好几次退烧药。 于力说,新生儿发热,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烧,应以物理降温为主;1~3个月的婴儿,视病情需要按医嘱治疗;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体温超过了38.5°C才需要服用退烧药。 原则三:尽量不同时使用3种以上药 于力曾碰到过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孩子感冒发烧了,家长让他同时吃了抗生素、化痰药、止咳糖浆、还有扑尔敏等5种药,结果吃到第五天,孩子就出现了血尿。 于力指出,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能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维生素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 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同时,用药应避免药物剂量过大,疗程宜短,尽量不要同时使用超过3种以上药物,连续使用某药物几天仍没有效果时,应根据医生意见更换药物或治疗方式。 原则四:儿童服中药需小心 部分中草药有明确的肾毒性,应用不当会发生不良反应。于力指出,我国中草药中具有肾毒性的有数十种。其中,报道较多的有雷公藤、木通、草乌、广防己、马兜铃、天花粉、细辛、斑蝥、蜈蚣、朱砂、苦楝根等。广东人爱喝凉茶,在不知道凉茶的具体成分时也需要谨慎。有些凉茶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导致血尿,红细胞破裂产生的碎片容易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梗阻,溶血病人应避免服用黄芩、黄连、黄柏等中药。“作为儿科医生,我们不主张让孩子喝凉茶,这种做法带来的风险绝对大于获益。” 提醒: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药物造成的肾损伤一般较难察觉,有些家长对孩子出现浮肿、尿色异常等现象不在意,等到发烧、血尿等症状出现时才就诊,往往会耽误治疗,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如何及早发现问题?于力说:“如果孩子经常感觉疲劳、脸色差或发黄、眼睑或下肢水肿,出现尿颜色改变、尿频、尿急甚至血尿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了。”对于年纪尚小的婴儿,如果婴儿排尿时哭得厉害,尿液浑浊,颜色过深呈茶色,也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旦确认孩子患上药物性肾损伤,若非重度损伤,家长无须太过担忧。于力表示药物肾损害预后情况一般良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彻底治愈,且不留后遗症。一般的血尿病例可通过“碱化尿液”达到“补液排毒”的目的,对于严重的血尿病例,可做血液滤过来置换液体,通常做一到两次可恢复,不会增加今后患尿毒症的风险。
发布于 18-09-12 22:5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