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紊乱,绝大多数的精神科医生都会将其视为心境障碍,特别是抑郁障碍的临床症状之一,即患者罹患双相障碍或抑郁障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或昼夜节律紊乱。
但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 Laura 教授采用逆向思维进行假设,讨论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境障碍的相关性,同时评估了昼夜节律紊乱与神经质、健康满意度、幸福感、孤独感、情绪稳定性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8 年 5 月 15 日的 Lancet Psychiatry 杂志上,该研究带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
研究方法及结果
研究人员于 2013 年-2015 年在英国招募了 91105 名研究对象,年龄 37-73 岁。研究对象被要求佩戴活动监测设备 7 天,以观察他们的昼夜节律情况。若研究对象在晚上活动过多,或白天活动缺乏(两者可同时发生),则被认定为存在潜在的昼夜节律紊乱。
研究人员会基于活动监测设别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研究对象昼夜活动量的幅度,若相对幅度较高,说明个体昼夜活动量差异大,若相对幅度较低则提示昼夜活动量接近,甚至无差异。
该研究充分考虑了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纳入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生活方式、BMI、吸烟及饮酒史、受教育情况、经济水平、童年创伤等。研究所用评估工具为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MHQ) 和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Revised(EPQ-R-S)。数据统计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OR 及 IRR 值。
研究结果显示,昼夜活动量相对幅度下降一个五分位点,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的患病风险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OR 值分别为 1.06 及 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昼夜活动量相对幅度低者,情绪更易波动,对健康及幸福的满意度低,孤独感强,认知功能更差(反应时间延长),而神经质得分偏高。
小结
该研究证实,昼夜节律紊乱与情绪不稳定性、认知功能改变、神经质等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昼夜活动量差别小者罹患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的风险较大。
传统观点认为,昼夜节律紊乱与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的关系是:前者是疾病的一种表现,甚至是重要症状之一。但从这项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在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患者发病前就已经出现,而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昼夜节律紊乱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在于,首次明确的给出昼夜节律紊乱与情绪不稳及神经质相关的证据,而情绪的不稳定性及神经质特质均与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了昼夜节律的监测及及早对昼夜节律紊乱者进行干预的必要性。
大家每天都几点睡觉呢?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