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溺水者的抢救策略及急救顺序

刘医师   山西杏花汾酒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最佳急救方法是心肺复苏】 溺水是各区域儿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共有37.2万人溺水死亡,溺水急救迫在眉睫,然而一旦溺水,怎么急救?即使是一些医护人员也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存在错误认识。 根据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状态,采取的急救措施: 1、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4、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溺水者心脏骤停,急救顺序是C-A-B还是A-B-C?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最重要的更新是将复苏的急救顺序从A-B-C改为C-A-B,甚至提倡单纯胸外按压,而为何在溺水心脏骤停者却推荐A-B-C呢? 根本原因在于溺水是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首要目标,因而采用A-B-C顺序急救。 而在院外心脏骤停人群中大部分是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前体内尚有充足氧合,部分甚至存在濒死喘息也能提供部分通气氧合,此时维持基本循环供给大脑血供是首要目标,因此采用C-A-B急救顺序。 单纯胸外按压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心源性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单纯胸外按压不适用于溺水心脏骤停者。这些在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有专门论述。 溺水者复苏,人工呼吸很关键 由于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最新的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推荐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2:30循环。不但首先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12;366:2102-2110) 最后再次强调 溺水者急救 不需要控水! 不需要控水! 不需要控水! 暑假快到了,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需要的家长吧
发布于 18-06-01 06:27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