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焦虑不过是一种情绪

王医师   河北省荣军医院
丁先生最近做什么事情都没耐心的,总是很焦虑。总担心这担心那的,还会莫名其妙的发火,他明明不想这样,但是总是不知不觉地就表现出这样的了,他越是告诉自己不要烦躁,不要焦虑,就越是做不到,弄得现在家里人和朋友们都躲着他,生怕惹他发脾气;正在暑期的L同学,马上升入高三,和高考的距离越来越近,她的学习压力就越大,又老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出门放松自己,又怕耽误学习,复杂的心态让她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父母看到女儿的状态很着急,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缓解女儿心中的焦虑。 生活中,焦虑已经无处不在,工作上的焦虑,学习上的焦虑,身体上的焦虑,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人们心里总在担忧、不安、恐慌,有的甚至已经到了需要看医生的深度状态。 什么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由生活中所有需要适应和改变的事情引发的心理上的担忧、不安与紧张,甚至是害怕的感觉。焦虑情绪多反映于身体上,比如会感到血压升高、头晕、四肢乏力、颤抖,容易疲乏失眠、各个系统功能紊乱等,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下降、思想消极,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坐立不安并且肢体活动速度加快等。焦虑有它的正面动机,首先我们要知道焦虑是我们对压力和潜在危险的自然反应,它有保护个体的作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警报系统,扮演一种一触即发的警报器来让我们提高警觉,做好逃离或保护自己的准备。所以,焦虑可说是对假设的环境做出的预防反应,带有正面的保护作用。 若你是一个经常感到焦虑的人,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焦虑型性格。在潜意识层面中,是信念影响着我们对环境的负面评估,所以容易导致焦虑。焦虑性格的人要学会改变自己的信念、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要从潜意识开始内化成长。 焦虑是因我们的负面信念在作祟,高估事情的严重性和可怕性,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不要严重化事情的结果,也不要将结果的责任全部归咎于自己。减少执着、灵活变通是减低焦虑的最佳方法。每当脑海里出现“我一定要”的想法时,试着用“希望可以”来取而代之。事件的意义是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框架”。不同的“思维框架”会给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意义。当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意义换框法,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并全神贯注于当前所做的事情经历和感受此刻,你会发觉内心渐渐变得澄澈宁静,不再杂乱无章。时刻警醒自己,考虑在生活中是否受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影响。若确与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有关,就要试着大胆尝试而不是害怕失败、放下自己的控制心态。
发布于 17-08-09 23:21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