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支修益:远离“五气”,科学防治肺癌

肿瘤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肺癌 肿瘤
据了解,中国有3亿吸烟人群,7.4亿人遭受二手烟的暴露。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大气污染与环境污染日趋严峻,肺癌发病与死亡还将进一步攀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肺癌发病人数将突破80万,死亡人数将接近70万。 “第七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暨2015年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来自全国各地400余控烟专家,胸外科、呼吸科和肿瘤科等肺癌防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聚焦精准医学,规范临床诊疗与防控”主题,探讨精准医疗时代多学科的肺癌防治挑战。 会议上,医联编辑采访了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 支教授就当前肺癌的诊断、治疗、靶向药物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记者:每年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我国是一个肺癌大国,您作为原发性肺炎诊疗规范的主任委员,首先希望您谈一下原发性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 支教授:每年的11月份都是国际肺癌关注月,世界各国、中国各地都会围绕11月17日的世界肺癌关注日组织一系列活动。,包括业务研讨、学术交流、患者教育和媒体访谈。我想这是很好的一项工作,也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跟我们医务工作者共同来关注肺癌——目前我们中国的第一杀手。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癌症患者新增近337万,其中肺癌70万,约占23%。癌症死亡人数达211万,其中肺癌死亡人数约占27%,每年大约死亡六十万肺癌患者。所以像北京、上海、广州,很多省会城市肺癌的发病死亡都排到第一位。 作为中国第一癌,早预防早发现是我们目前的防治重点,重在防,而不是重在治。把整个防控的战线前移,怎么预防,怎么早期发现,要比怎么去治疗更重要。 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包括雾霾都是肺癌发发病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还有室内空气污染。 目前,室内污染的首要原因是烟草烟雾污染,我国有3亿多烟民,同时还有7.4亿人在遭受二手烟的毒害。烟草中含有有害物质上千种,致癌物就有69种。怎么办?只能靠控烟立法,保证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都是无烟环境,让更多的人免遭二手烟的包围。在这一点上,北京先走了一步,在今年6月1号推出了室内最严的控烟法规。我希望全国各地都应该尽快启动类似的控烟法规,也希望能推出一个全国的、国家层面的立法,这样才能使无烟环境建设能够有法可依、有的放矢。 第二个室内空气污染是厨房油烟污染,代表性的问题体现在现代烹调方式、食用油的使用、煎炸烧烤以及抽油烟机的使用和维修。如果某个环节不重视,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不能只关心室外的PM2.5,室内的烟霾和厨房油烟同样危害健康。 第三个室内空气污染就是房屋装修。房屋装修材料、家具装饰材料含有大量的苯、甲醛和氡,这些都是一类致癌物质。具有粘合性质的胶质材料,如地板胶、地板革、墙纸、黏合剂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在雾霾天气下,室内的PM2.5浓度是室外的20%-30%。比如,如果室外PM2.5是100,那么室内就是25-30。如果再加上抽烟、厨房油烟、房屋装修,那么室内比室外的空气质量还要差。所以希望百姓们能关注室内空气污染,改善我们的室内空气质量。 说到污染,其实“心理污染”也和肺癌的发病有关。比如“癌症性格”,性格偏执、钻牛角尖、内向,这些统称为心理污染。所以,今年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联手推出“让社会关注被气出来的病”主题活动。 第一气是大气,第二气是烟气,第三气是房屋装修产生的气,第四气是厨房油烟,第五气就是生气。 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早期发现肿瘤。目前大量数据显示,只有通过胸部CT,才能早期发现早期肺癌。而传统的胸透,即使发现,也不是早期。我们希望更多的地区能够开展胸部CT肺癌筛查,这样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得到临床治愈,患者可以带癌生存甚至无癌生存。所以我们除了要远离五气、重视肺癌的预防以外,还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重视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肺癌。以前我们叫早期发现肺癌,但是早期发现的是晚期也没用。所以,这两个早期非常重要。 记者:我们医联联友还有一个非常关注的问题,就是2015ASCO大会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中,靶向治疗和四个靶向新药的研究。 支教授:其实不仅是ASCO,相关学者在世界肺癌大会也会发表很多新数据和新观点。在美国丹佛召开的第六届世界肺癌大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临床研究,特别是针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数据。不管是意维莎,还是特罗凯,再或者艾思替尼,还有刚才谈到的新药赛克瑞,这些药的上市和临床应用,改变甚至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治疗的一个理念。传统的细胞组织治疗,效果不太明显,还给病人带来了很多毒副作用,让病人在治疗上很不舒服,也没有尊严。而靶向治疗的出现,让病人可以有尊严地接受治疗,过有质量的生活。我们希望这些靶向药物能给中国的肺癌病人带来更好的临床回应。但是需要强调一点,一定要检测基因,基因突变以后才能应用靶向药物,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一个重点。 另外,针对这四种药物,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地区、省市的医保部门能够推动这些新药进入医保。因为靶向药物都很贵,我们不能让病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既然这些靶向药物又有疗效,又能让患者很好地去生活,能让家庭充满欢乐,那么我们希望医保部门能够加快审核的步伐,把这些药物尽早纳入医保范畴。 记者:论坛今天刚刚开幕,希望您谈一下本次论坛的一些亮点。 支教授:中国肺癌的南北高峰论坛是我在2004年和几个专家发起成立的,是我国肺癌防控的一个交流平台。与以往的纯肺癌大会不同,我们除了说治疗,还要说早诊、预防和政策的制订。我们还邀请了大量的媒体来参与宣传和报道。 目前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了,今年是第七届。本次我们论坛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的年会一起召开,这样能把更多的呼吸内科医生纳入进来。另一方面,两个会议的组委会共同商定今年的主题为精准医学和规范诊疗。这两个主题是本届中国南北高峰论坛的主旋律。希望我们在治疗、诊断和预防方面都能抓住靶向医学。比如,肺癌的筛查,不是所有人都要筛查,因为肺癌的发病与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职业致病因素以及肺部既往疾病都有关系。所以,有以上这些因素的人才是我们肺癌筛查的靶向人群。同样比如要做手术,我们要选择靶向人群,通过临床检查来判断哪些病人适合做外科手术。这和靶向治疗一样,没有经过检测不能做的靶向治疗。所以,靶向治疗、精准医学治疗是我们这次主题的一个亮点。 还有就是肺癌诊疗规范。因为由我牵头组成的国家专家委员会既然已经制订了《中国原发性肺癌治疗规范》,就不能只刊登在杂志上、放在抽屉里,我们希望它能得到推广。所以这次的主题有一项“中国原发性肺癌规范的专场解析”,胸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和检验科的医生同行们同时进行解析,让更多与肺癌治疗的相关医生来共同了解、掌握并实施国家发布的新一轮原发性肺癌治疗规范。这次的专场解析增加了专家,扩大了内容,更新了一些关键点。我们希望通过解析,让更多的基层人员能够了解我们国家的诊疗规范;希望通过我们的解析推广,能够建设起一批规范化诊疗的示范基地。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去学习、去借鉴和去复制。所以在解析的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示范基地”的诊疗项目,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同行了解诊疗规范是怎么做的。这也是我们今年的一个工作任务。 作者介绍:支修益,肿瘤专家,1978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在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工作20年,专门从事肺癌手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2002年10月从美国回国后调到宣武医院任胸外科主任,2003年4月创建成立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任中心主任, 2008年任首医肿瘤学系副主任和心胸外科学系学委会副主任。目前任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公众健康与临床控烟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控烟协会常务理事兼吸烟与疾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和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
发布于 16-01-11 16:56

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