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右眼被鞭炮炸伤后视物遮挡感10 d

曾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视物变形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33岁。因右眼被鞭炮炸伤后视物遮挡感10 d,于2009年4月9日入院。既往史:患者自幼双眼视力差,未曾行眼科检查及治疗。无高度远视家族史,全身检查无特殊。

查体 辅查

眼科检查:右眼视力眼前20 cm指数,右眼光定位上方不能定位,+16.00 DS矫正至0.1:左眼视力0.1,+15.00 DS/一1.00 DC×110.00=0.2,眼压右眼17.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6 mmHg,双眼睑未见明显红肿,双眼结膜轻度充血,无水肿,角膜透明,双眼角膜横径:右眼9.8 mm,左眼10.0 mm。角膜后沉积物(-),中央前房约3个角膜厚度,周边前房小于1/4角膜厚度,瞳孔圆,药物性散大约6 mm,晶状体透明,位置正常,右眼玻璃体絮状昆浊,未见色素性颗粒,眼底:视乳头边界欠清,色淡红,C/D极小甚至无视杯,动静脉血管直径比约为0.2,血管无迂曲扩张及出血,走行正常,下半视网膜高度青灰色隆起波及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玻璃体尚透明,眼底:视盘边界欠清,色淡红,C/D极小甚至无视杯,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A型超声测眼轴长度,右眼15.7 mm,左眼16.0 mm;B型超声提示:双眼眼轴短,球壁明显增厚,右眼视网膜脱离(图1),UBM检查提示双眼前房深度2.0 mm,双眼虹膜形态膨隆,各象限房角窄但相对开放,右眼全周睫状体脱离,左眼颞侧见睫状体浅脱离 。

诊断 处理

入院后三棱镜及双目间接眼底镜反复检查未见明显裂孔,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双眼真性小眼球,双眼高度远视,双眼葡萄膜渗漏,右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于2009年4月10日局部麻醉下行右眼赤道部4个象限板层巩膜切除术+深层部分巩膜切除术(巩膜开窗减压术),术中测量赤道部巩膜厚度1.8~2.0 mm。术后患者自觉视力较前提高,右眼经 +15.50 DS矫正后视力可达到0.2,视网膜复位。病情控制稳定遂于2009年4月20日出院,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5个月患者又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3 d就诊。眼科专科检查:右眼眼前50 cm指数,光定位除鼻侧不能外,其余皆能定位,矫正视力无提高,左眼0.1,+15.00 DS/-1.00 DC×110.00=0.2。无眼球活动性疼痛,眼球运动不受限。眼压:右眼11.2 mmHg,左眼:11.5 mmHg,双眼角膜透明,瞳孔不等大,右眼瞳孔直径约4.5 mm,相对性瞳孔传导阻滞阳性,左眼2.5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中央前房约3角膜厚度,周边前房小于1/4角膜厚度,周边虹膜膨隆,晶状体透明,玻璃体絮状混浊,右眼视盘界不清,苍白水肿并轻度隆起,视乳头周围及上下方血管弓处少量线状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迂曲扩张,黄斑中心反光消失,左眼视盘边界欠清晰,色淡,C/D极小甚至无视杯,血管走形大致正常,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黄斑反光未见。辅助检查:UBM检查提示:双眼睫状体与巩膜之间见浅的分离余眼部情况同前次。双眼视野检查(对比视野检查法):右眼鼻上及鼻下方视野缺损。给予头颅磁共振检查、血生物化学、风湿因子、病毒4项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以上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考虑:右眼NAION,右眼巩膜开窗减压术后,双眼陈旧性葡萄膜渗漏,双眼真性小眼球。随即给予复方樟柳碱针2 ml右眼颞浅动脉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给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g冲击疗法3天,同时配以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药治疗。2周后复查患者右眼视力较前略有提高,裸眼视力0.05,+15.75 Ds/-0.50 DC×50=0.15,光定位鼻侧不确,视野检查患者不配合,眼前节情况同前,眼底视盘水肿消失,视盘颞侧明显色较淡,视网膜静脉轻度迂曲,视网膜无出血,黄斑反光依然未见。左眼情况同治疗前。 

发布于 20-07-12 06:45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