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

陈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血管外皮细胞瘤

主诉 病史

患者,女,29岁,因右侧鼻腔新生物2年余,于2017年10月10日人院。患者2年余前体检发现右侧鼻腔新生物,伴右侧鼻腔阻塞,偶头昏、头胀,但无涕中带血、鼻痛,无溢泪、复视、牙痛及面部蚁行感等。外院考虑为鼻息肉。予以鼻用或口服激素后新生物稍缩小,未做其他处理,此后新生物渐进性增大。入院前7 d外院行鼻窦CT扫描提示:右侧筛窦、额窦慢性炎性变,右侧鼻道软组织密度影,鼻息肉待查。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人院,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 辅查

查体:右侧总鼻道见暗红色新生物,质软,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堵塞大部份右侧鼻道,仅可见部分鼻底、下鼻甲、下鼻道。 辅助检查:鼻窦CT平扫+增强检查示右侧鼻腔内见团片状密度增高影部分充填,密度欠均匀,约 3.0 cm×1.3 cm×3.7 cm大小,与邻近鼻甲、鼻中隔紧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征象,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见低密度无强似轻度强化区,诊断:右侧鼻腔肿物(出血坏死性息肉?血管瘤?其他)。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完善术前检查,于全麻下行右侧鼻腔新生物切除术,0.1%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棉片充分收缩右侧鼻腔。剥离子探及肿物根蒂位于右中鼻甲内侧面后上方,上鼻甲前下方及鼻顶前中份,针状电刀沿肿物基底部周围约3 mm处切割,并分离至骨膜,分次完全取出肿物送病检。双极电刀止血后右鼻腔予以纳吸棉1根填塞,术后予以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

诊断 处理

病检报告示:右鼻腔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S-100(-) CD34(脉管+) Vimentin(+) Desmin(-) NSE(-) EMA(-) Ki-67(6%+) CD99(+) CDll7(-) S-100(-) Myogenin(-) B-catenin (+) HMB45(-) Actin(灶+) CKL(-) CKH(-) Ⅷ因子(脉管+) CyclinD。符合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 。

发布于 20-07-20 03:55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