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淤积性皮炎并发小汗腺汗孔瘤

李医师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
汗腺汗孔瘤

主诉 病史

患者,男,89岁。因双下肢肿胀、血管迂曲20余年, 左踝外侧皮肤反复溃破、结痂 3 年,于 2016 年 10 月 27 日就诊。20 余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渐进性肿胀、伴疼痛,经当地医院下肢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后,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未进一步治疗。 

查体 辅查

10 年前双踝部出现大量针尖大小褐色斑点,辅助检查示血糖升高,虽经药物控制血糖,但皮损无明显改善。3 年前左踝外侧皮肤反复发生溃破、结痂,无明显疼痛。既往高血压病病史 30 余年,规律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1 片,每日 1 次,血压波动在 65 ~ 80/130 ~ 150 mmHg(1 mmHg=0.133 kPa);糖尿病病史 10 年,规律口服格列齐特 1 片每日 1 次+伏格列波糖 1 片每日 3 次,空腹血糖控制在 6.0 ~ 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 8 ~ 9 mmol/L。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诊断 处理

诊断:①淤积性皮炎,②小汗腺汗孔瘤。 治疗:左踝外侧破溃处皮损行局部手术切除术;淤积性皮炎因手术原因暂未治疗。术后 6 个月电话随访,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再次出现破溃,肿瘤未复发。 淤积性皮炎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表现,慢性炎症及微血管病变是淤积性皮炎的主要发病机制。随病情进展,皮损可由最初的凹陷性水肿发展至红色、红褐色或紫癜样斑片,后期可因反复搔抓刺激呈苔藓样损害。其组织病理表现也根据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而发生变化,早期可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层海绵水肿,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当发展至后期,组织病理特点则表现为真皮含铁血黄素沉积,伴纤维化和特征性浅表真皮叶状新生血管形成。本例患者的皮损主要表现为皮肤颜色异常,未见明显增厚、皲裂等改变,但结合组织病理特点,符合淤积性皮炎诊断。

发布于 19-11-03 14:5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