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神经震颤夹闭术

雷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
震颤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男性,36岁 【主诉】 因“右上肢震颤3年,颈部向左扭动1年余”于2013年5月30日入住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院(海军总医院)。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66次/分,呼吸14次/分,血100/80mmHg(1mmHg=O.133kPa)。神志清楚。心、肺、腹部查体均未见异常。颈部间断向左侧水平痉挛性扭转,最大扭转幅度约75。。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肢体深浅感觉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稍高,右上肢为甚(右上肢Ashworth1+级,右下肢Ashworthl级),偶呈齿轮样。右上肢为主的静止性震颤,频率4~6Hz,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腱反射:右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余肢体(++)。步速稍缓,右下肢拖曳步态,上肢协同运动减少。双侧Babinski征及其等位征均(一)。

诊断 处理

患者于2010年初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症状逐渐加重,并于2012年出现行走时右下肢拖步、伴左侧颈部紧张、头部间断性向左扭动症状。日常生活尚可自理,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并开始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1/2片,3次/日),右上肢震颤、右下肢行走不利症状可减轻。服药后5~6h震颤症状缓解,拖步症状明显改善。曾行理疗、针灸等治疗颈部扭转症状无明显效果。2013年以来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右上肢震颤幅度增大,颈部痉挛性扭转次数由发病时的3~4次/日,增至约10次/日。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效果不佳,震颤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右下肢拖步症状持续存在,药效持续时间由初始服药时的5~6h缩短至1~2h。

随访 讨论

入院评估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等检验均未见异常。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未见异常;头颅MⅪ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停用左旋多巴/苄丝肼,药效消失后评分:肌张力障碍运动量表评分17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34分;多伦多西部痉挛性斜颈评分量表评分33分。治疗1.于2013年6月14日行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术前12h停用左旋多巴/苄丝肼,术中局部麻醉下安装Leksell立体定向头架,行1.5TMRI扫描,选择左侧丘脑底核为靶点,利用Surgiplan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设置靶点及穿刺道参数,并与人工测量计算的各项参数核对无误。患者仰卧位,局麻下根据立体定向参数于左额颅骨钻孔,置入微电极,利用LeadPoint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系统,于靶点上3.5mm至下1.0mm获得丘脑底核自发放电信号。拔出微电极植入脑深部刺激电极(Medtronic3389S),电极头端置于靶点,体外临时刺激器开机后患者右侧肢体震颤明显减轻,肌张力明显下降。全身麻醉下,将刺激发生器(Medtronic37603)植入左侧锁骨下,经皮下延长导线与脑内刺激电极连接。2.患者术后继续服用左旋多巴/苄丝肼,术后第l~3d右侧肢体震颤、僵直、颈部扭转症状较前减轻。术后第4天开始逐渐恢复术前程度。术后第7天复查1.5TMRI显示电极位置良。术后1个月脉冲发生器开机,经过调整后刺激参数设定为电压3.05V,脉宽60μs,频率130Hz。患者右侧肢体震颤及右下肢拖步症状明显改善,肌张力较术前降低,颈部扭转症状减轻。术后1个月患者未服药时的BFM评分8分;UPDRS评分19分;TWSTRS评分19分。术后3个月未服药时的BFM评分4分;UPDRS评分12分;TWSTRS评分8分。 

发布于 19-08-05 13:21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