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27岁 【主诉】 以“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44d”为主诉于2015年11月14日入院。 【既往史】 患者既往有痛风病史3余年,间断服用“别嘌醇片”,治疗不规范。
【体格检查】 颈椎生理弯曲变直,腰部椎旁肌紧张,各棘突及棘间压痛、叩痛,活动受限。L4/5压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左侧直腿抬高试验(+):50°,左侧小腿内外侧、足背外侧及会阴区感觉减退。左侧踝关节背伸肌力3级,母趾背伸肌力3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正常,肛门括约肌反射正常。四肢各关节(双肘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可见多发痛风结节。四肢主动活动范围良好。入院后给予完善各项检查。 【辅助检查】 尿素氮5.4mmol/L,肌酐68.0μmol/L,尿酸642μmol/L,葡萄糖:6.1mmol/L,白细胞计数12*109/L,血沉6mm/h,C-反应蛋白:77.4mg/L,HLA-B27>40u/ml,类风湿因子:41IU/ml。影像学检查:X线片显示“L4椎弓根骨质破坏,L5椎弓根双侧峡部裂”(图1a)。腰椎CT平扫+重建显示“L4双侧椎弓骨质破坏;L5双侧椎弓根峡部断裂,L4/5椎管内病灶侵犯,椎管狭窄”
经术前充分准备,按照脊柱痛风为首选诊断处理,不排除腰椎肿瘤的可能,因此拟定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治疗,手术方案拟定:(1)腰椎痛风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弓钉固定、植骨融合术;(2)腰椎肿瘤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弓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所见广泛的“白色泥沙样”结晶物如图1d、e,包括腰椎双侧关节突(L3/4、L4/5、L5/S1),关节面、关节囊、黄韧带、后纵韧带及腰椎骨,考虑为炎性刺激所致,极易出血,手术出血量约800ml。术后病理:组织内大量结晶样物质并钙化,伴有肉芽组织生成,符合痛风结节样改变如(图1g、h)。术后患者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好转,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完全消失,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感觉减退区较术前好转。尿酸在术后3d恢复正常。在治疗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过程中,需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