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

田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基底动脉瘤

主诉 病史

患者,女,16岁,因间断头痛伴恶心呕吐2周,于2014年11月27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患者入院2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痛,为全颅胀痛,伴恶心、呕吐多次,至外院行头颅MRI提示颅内动脉瘤,进一步行CTA检查确诊为基底动脉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

查体 辅查

查体:无阳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头颅MRI示桥前池占位,脑桥及第四脑室受压;头颈部CTA示基底动脉近段囊状突起,累及双侧椎动脉末端,考虑动脉瘤。患者病灶为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瘤体巨大,为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及瘤体增大导致脑干压迫症状加重,具备介入治疗指征;患者颅内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近段,考虑夹层动脉瘤可能,病变累及双侧椎动脉V4段远端,病情复杂,为明确患者颅内侧支代偿及缺血耐受情况,于2014年12月4日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术及球囊闭塞试验,术中造影示:基底动脉近段梭形动脉瘤,径约25mm,累及双侧椎动脉V4段远端,右侧小脑后下动脉显影良好,左侧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前动脉未见显影(图1,2);以两枚HyperForm4~7mm球囊(美国Ev3)同时闭塞双侧椎动脉远端(小脑后下动脉以远)30min,分别于双侧颈动脉造影提示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代偿双侧大脑后动脉及部分基底动脉供血,右侧为主(图3),患者耐受良好,闭塞试验及加强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因患者年龄较小,动脉瘤巨大且紧邻脑干,造影显示后循环代偿良好,可耐受闭塞试验,故决定行介入治疗,栓塞动脉瘤并同时闭塞载瘤动脉。

诊断 处理

完善术前准备,2014年12月9日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及双侧椎动脉闭塞术,全身肝素化后,以Echelon-10微导管(美国Ev3)经左椎动脉入动脉瘤内,以多枚3D弹簧圈于动脉瘤内成篮疏松填塞,再以微导管分别于双侧椎动脉V4段(小脑后下动脉以远)以多枚3D及2D弹簧圈闭塞双侧椎动脉,术程顺利,术后即刻造影示双侧椎动脉V4段远端管腔完全闭塞,右侧小脑后下动脉显影良好,基底动脉近段及动脉瘤未见显影(图4),前循环代偿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远段供血。术后应用肝素持续静脉泵入,规范抗凝治疗3d,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5~2.5倍,患者术后病情平稳,于12月14日出院。术后第1、2、3个月分别复查头颅MRI均提示:载瘤动脉闭塞,动脉瘤内血栓化,未见梗塞及出血灶。

随访 讨论

基底动脉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5%,临床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压迫症状及颅神经功能障碍等。由于其位置深在,与脑干、颅神经等颅内重要结构的密切联系,基底动脉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高;因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外科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性、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正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椎基底动脉动脉瘤的治疗上来。由于基底动脉动脉瘤累及双侧椎动脉在临床上少见,所以有关的治疗经验较少,首选治疗模式仍无定论。

发布于 19-06-25 20:3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