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肝脏巨大肿瘤

刘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肝脏结节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患者,女,27岁,广西桂林籍,汉族,已婚,农民。主诉:“乙肝病史7年,乏力、右上腹胀痛5周”于2016年1月3日入院。现病史:自诉7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乙肝五项标志为HBsAg、HBeAg和HBcAb阳性,肝功能正常。3年前在本县医院做腹部B超提示肝脏炎症改变,未见占位性病变HBeAg(+),ALT 201U/L,AST 135U/L,HBV DNA 3.5x107拷贝/ml。开始应用拉米夫定100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抗病毒治疗。半年后HBV DNA(-),肝功能正常,此后持续服用抗病毒药物至本次入院。2年前自觉上腹部逐渐饱满,因精神食欲与平时无异,未就诊。

查体 辅查

检查结果:神智清楚,精神一般,肝病面容。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无肝掌、蜘蛛痣,无皮疹、出血点,心肺无特殊。腹部自剑突下区~右上腹部可见一均匀性异常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和胃肠型。触诊肝脏下界位于剑突下8cm,右肋弓下6cm,质地中等,边缘钝,轻度触痛, 墨菲氏征(-),叩诊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叩击痛(+),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阴性,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 WBC 6.25×109/L,N5 3.3%,RBC 2.98×1012/L,HGB 86g/L,PLT 303×109/L。 • 肝功能:ALT 861U/L,AST 235U/L,TBil 187.7umol/L,TP 58.4g/L,ALB 30.4g/L,GLO 28.0g/L, A/G1.1,GGT 45U/L,ALP 141U/L,TBA 12.2mmol/L,PT 16.7秒; • HBV-M为HBsAg、HBeAg、抗-HBc阳性,PreS1抗原(+);HBV DNA6.2×108拷贝/ml; • HBV基因B型,基因测序显示M204I,N236T位点变异; • AFP18ng/L,CEA(-),肝吸虫抗体(-)。

诊断 处理

诊断 1.重症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双重耐药);  2.肝脏巨大肿瘤(性质待定)。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史7年,已应用抗病毒药物3年,肝脏出现肿块2年,首先需要考虑恶性肿瘤情况。但自觉右上腹部逐渐饱满、肝区隆起已经2年之久,且因精神食欲与平时无异,入院做AFP阴性,影像学检查肿瘤为膨胀性生长,无明显浸润现象,不支持原发性肝癌之诊断。

随访 讨论

肝细胞腺瘤(HC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肝内良性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与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OCs)或合成代谢类固醇(AASS)雄激素可能有关。长期服用避孕药者HCA的发病率为3-4/1万,而在不服用避孕药及服用避孕药史短于2年的妇女该病的发病率仅为1/100万。 肝腺瘤的发病率与服用避孕药的时间和剂量有直接关系。OCs使用的时间大于5年和雌激素的含量决定了肝细胞腺瘤是否继续发展,但确切应用剂量与疗程与发生HCA的内在联系目前未见报道,可能与本病发生率较低,缺乏大宗病例的系列研究有关。腺瘤者比不使用避孕药有肝腺瘤者容易发生肝破裂。

发布于 18-07-01 03:01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