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男性,76岁, 【主诉】 胸闷、气短,活动及平卧后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天 【现病史】 该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于活动及平卧后加重,夜间时有憋醒,并伴双下肢水肿。未经治疗,2天内症状明显加重。今来诊,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ST-T异常。现症见:胸闷、气短,活动及平卧后加重,夜间时有憋醒,乏力、心悸,双下肢水肿,口唇紫暗。
【查体】 T:36.6℃,P:86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轮椅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及皮疹和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形态正常,五官端正,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缩窄,两侧呼吸动度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湿罗音,双肺下野呼吸音减弱。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痛。外周血管未见异常。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Babinski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
【鉴别诊断】 本病可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详鉴别,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询问病史可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过敏性哮喘,询问病史可有过敏史等。虽均可表现为气短、喘促、胸闷等症状,但心衰的喘促症状以端坐位气短、喘促症状减轻,可作为鉴别要点,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不难鉴别。 【诊治经过】 内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常温,留陪护一人,日二次侧血压。完善相关入院检查,明确诊断。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硝普钠注射液50mg每日1次缓慢泵入;沙库巴曲缬沙坦50mg每日2次口服;倍他乐克12.5mg每日2次口服;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口服;曲美他嗪片10mg每日3次口服。速尿注射液40mg每日1次静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