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

薛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门静脉高压

主诉 病史

患者女性,13岁,因“反复上腹痛、黑便2个月,呕血半个月”于2015年12月2日入本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部隐痛,间断黑便1次/d。半个月前中上腹疼痛加重,呕吐暗红色血液约500ml,于成都市某医院急诊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Hb 64 g/L,ALT 57U/L、AST 46U/L,Alb 27.9g/L,PT 14.6 s。腹部增强CT及血管三维重建:巨脾,肝脏体积增大,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侧枝循环开放。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经治疗后出血停止,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本科。

查体 辅查

查体:贫血貌,脾肿大,脾Ⅰ线13cm,脾Ⅱ线13.5cm,脾Ⅲ线-2.5cm,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WBC 2.27×109/L,Hb 92g/L,PLT71×109/L,总蛋白63.60 g/L,Alb 39.20g/L,ALT 89.6U/L,AST 53.7U/L,GGT 290.0U/L,ALP 511.0U/L,PT13.6s。肾功能、血糖、血脂水平正常,血清铜、铜蓝蛋白、ɑ-抗胰蛋白酶、白细胞中β-葡糖苷酶及鞘磷酯酶、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肝炎病原学及自身免疫性抗体、血清寄生虫检查均为阴性。肝血管彩超:肝后段下腔静脉变细,考虑继发性改变;三支肝静脉较细,其内血流通畅。骨髓涂片:粒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各阶段细胞形态大致正常。胃镜:食管静脉曲张(重度,RC征﹢﹢﹢);胃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型)。肝活组织检查: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结节状增生,汇管区纤维增生,纤维间隔形成,分割肝窦实质,未见假小叶形成。小胆管增生,部分管壁萎缩,间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1)。综上诊断:“特发性门静脉高压”。

诊断 处理

给予保肝(甘草酸二胺、熊去氧胆酸)、降低门静脉压力(心得安)治疗。2015年12月10日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7环套扎及胃底组织胶注射,2016年2月24日复查胃镜: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再次经内镜下6环套扎术);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治疗后)。2016年4月28日查肝功能:TBil 28μmol/L,AST 526U/L,Alb 42.8g/L,ALP 276 U/L。血常规:WBC2.48×109/L、RBC 3.97×1012/L、Hb105g/L、PLT29×109/L。2016年9月2日复查肝功能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随访至2016年10月患者无不适症状,未再出现呕血、黑便。

随访 讨论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又名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我国报道很少。该病在日本和印度发病率高,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的第二大原因。其临床表现与肝硬化有较多相似之处,易误诊为肝硬化。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导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显著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基本正常。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汇管区和门静脉纤维化,肝内门静脉终末支破坏,且多有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肝实质萎缩,但无肝硬化改变,为肝窦前性门静脉高压,导致门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及门静脉压力升高,使脾脏淤血肿大及脾血流增加,进一步加重门静脉压力的恶性循环过程。

发布于 18-07-05 00:32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