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男,39岁。 【主诉】 以右肝占位3年收入院。 【现病史】 3年前患者因发热(最高达40℃)伴寒颤在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肝右叶不均质混合回声包块,大小约9.6cm×6.0cm,诊断为肝脓肿。给予抗感染及穿刺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之后仍间断发热,曾于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好转,期间排除了寄生虫病及免疫系统疾病。2年前再次复查超声发现肿块体积增大,大小约13.0cm×9.3cm。2个月前行PET-CT示:肝内见一外形不规则液性密度占位,大小约8.5cm×7.9cm,边界不清晰,边缘放射性摄取不均匀增高,液性密度区放射性摄取缺损。PET-CT提示:肝脏内液性密度占位周围环形软组织及肝门淋巴结18F-脱氧葡萄糖(18F-PDG)摄取增高,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示:肝体积增大,右叶见混合回声(图1),范围约14.3cm×16.5cm×14.3cm,形态欠规则,呈大分叶状,边界尚清,内回声明显不均,呈多结节状,其内结节较大者约10.7cm×9.2cm,边界尚清,内部可见囊状无回声区及团块状中等回声,余结节以中等回声为主,内见裂隙样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周边及内部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2);各结节之间可见少许回声减低肝组织样回声。第一肝门区及下腔静脉前方见数个低回声淋巴结,较大者3.6cm×1.0cm(图3)。超声提示:肝内囊实性占位,需除外炎性疾病;第一肝门区及下腔静脉前方多发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各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病理所见:切除部分肝组织被膜下紧邻离断面可见一囊实性肿物,大小约12cm×12cm×15cm,囊性部分直径约9cm,内含灰黄色浑浊液,实性区质中略软,部分区域质略糟;免疫组化:CD35(-),CD3、CD5、CD20、CD21、CD23、CD34、CD38、CD138、SMA(血管)、IgG(+),Ki-67(30%),原位杂交EBER(+)。术后病理诊断:考虑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肝十二指肠、肝门淋巴结慢性炎症。
【初步诊断】 结合病史,考虑良性病变所致(脓肿及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