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监测心肌梗死

罗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
心肌梗死

主诉 病史

患者女性,73岁。因“间断胸痛2个月,再发3d”入院。2个月前患者曾因胸痛在县级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转入省级医院治疗,因患者有心动过速发作,建议置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属拒绝,好转后出院并口服药物。3d前胸痛、胸闷再发,最长持续20min左右,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未见改善,转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查体 辅查

体检:体温36.8°C,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90mmHg,双肺听诊无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心率68次/min,心律偶有不齐,无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心电图 示:I导联呈R型,II、V5、V6呈qR型,III、aVF呈Qr型,aVR呈rS型,aVL呈Rs型,V1~V3分别呈rS型、QS型、QS型,V4呈QR型,II、III、aVF ST段略抬高,分别为0.5mm、1.5mm、0.5mm,T波直立,V1~V5 ST段分别抬高1mm、2mm、1.5mm、1.5mm、0.5mm,T波直立。心电图诊断:前壁、下壁心肌梗死。

诊断 处理

入院后行心电监测,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异山梨醇酯、阿托伐他汀、比索洛尔等药物治疗,硝酸甘油10mg+0.9%氯化钠溶液50ml,3ml/h泵入,患者胸痛未再发,未应用利尿剂。入院第3天,动态心电图(图2)09:04:38显示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后持续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36次/min,患者无特殊不适;10:11:49患者诉不适,血压70/40mmHg,立即应用200 J同步电复律,未能恢复窦性心律,再连续应用360 J二次电复律不能复律;10:14:17出现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生抽搐,再次360 J电复律,短暂转为窦性心律后,仍持续室性动过速发作;10:17:23频率加快达230次/min且伴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0:17:56转变为心室扑动,于10:18:08快速推注可达龙150mg,再应用360 J非同步电复律,于10:18:24转为窦性心律。可达龙1mg/(kg•h)应用6h,0.5mg/(kg•h)应用18h,改口服胺碘酮0.2,3次/d维持,急查电解质K+ 3.4mmol/L,口服、静脉补钾,第1天K+ 3.7mmol/L,第2天K+ 3.97mmol/L,未再发生心动过速,第2天查心肌梗死三项心肌酶谱为正常。13d后患者好转出院,1个月后随访,仍间断有心动过速发作,但时间不长,能自动复律。生活质量一般。半年后因椎间盘突出加之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死亡。

随访 讨论

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律学会(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将“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又称心室电风暴、交感风暴、ICD风暴等。一般认为,电风暴发生时电除颤有效,可以选择β受体阻滞剂治疗,也可以选择胺碘酮或ICD治疗,但是病因治疗和解除诱因也十分重要。 心室电风暴可以发生在各种情况下,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器质性脏病及遗传性心律失常时。大多发生心室电风暴的患者有促发因素如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及自主神经的影响,其中自主神经功能失平衡在心室电风暴的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不但可促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且可使其呈顽固性,不易复律。由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以及频繁的电击治疗,进一步加重了脑缺血,导致中枢性交感兴奋,使电风暴反复持久,不易平息。

发布于 18-10-04 02:3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