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53岁男性,发作性心悸、胸闷2年余

李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胸闷待查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3岁 【主诉】 主因“发作性心悸、胸闷2年余,加重3d”入院。 【现病史】 患者心悸、胸闷发作时多伴头晕、乏力及出汗,无黑矇、晕厥,症状持续1~2min,休息后可缓解。上述症状频繁发作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 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1257个,有1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14次成对室性早搏(室早),有20阵室性二联律和2阵室性三联律;室上性早搏有1284个,有1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ST-T改变。 【辅助检查】 左心房内径36mm,左心室内径55mm,右心房内径37mm,右心室内径30mm,左心室射血分数62.67%。右心室游离壁心肌变薄,近心尖段有心室游离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室间隔略厚,约12mm,余节段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未见异常。各瓣膜形态未见异常。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示:三尖瓣可见少量反流。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右胸导联T波倒置(V1~V3);右胸导联(V1~V3)可见明显的Epsilon波。

诊断 处理

既往24h动态心电图示24h室早>500个,室速发作时心电图示起源点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前壁;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扩大,右心室游离壁心肌变薄,运动幅度减低。患者曾行心脏核磁检查,结果示右心室壁内未见明确脂肪浸润。该患者已达到2010年版ARVC诊断标准中3个主要条件和1个次要条件,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Vcardiomyopathy,ARVC)诊断成立。虽然心肌核磁提示未见脂肪浸润,依据心电图结果,仍考虑ARVC诊断。

随访 讨论

临床上心悸患者很常见,室早、室速患者亦不罕见。对于孤立性室速患者,应考虑致ARVC的可能。虽然该病发病率约为1/1000,但却是青壮年及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ARVC亦称为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发育不良(ARV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心肌病。组织学特征表现为正常心室肌细胞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呈进展性,主要累及右心室、部分累及左心室,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男女比例约为3:1。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室早、室速)、心力衰竭和猝死,也可以室速和心脏性猝死为首发表现。临床医生通常认为核磁共振成像(MRI)示右心室脂肪浸润才是ARVC诊断的金标准,因为MRI不仅能很好地显示心脏的形态、功能和解剖,还能提供组织的特性,如显示取代心肌的脂肪组织信号。但是MRI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价格昂贵、基层医院难以普及,患者不合作或心律不齐均会降低图像分辨率、不易清楚显示右心室壁、心包周围的脂肪及心腔慢血流信号影响右心室壁厚度的判断,此外评价右心室射血分数不如左心室射血分数准确。

发布于 17-03-13 21:02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