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女,21岁,间断腹泻、腹痛、发热半个月

刘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慢性腹泻

主诉 病史

患者女,21岁,因“间断腹泻、腹痛、发热半个月”于2014年11月8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4~8次/d,为稀便或水样便,伴左中上腹和下腹部间歇性痉挛性疼痛,便后无明显缓解,伴低热,体温38℃左右,自服“盐酸小檗碱片、头孢呋辛胶囊”,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肠炎”收治入院。 患者2010年7月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长期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750mg bid、他克莫司胶囊1mg bid、甲泼尼龙4mg qd抗排异治疗。  

查体 辅查

患者自发病半月来厌食,精神、睡眠差,体重减轻约5kg。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0/60mmHg(1mmHg=0.133kPa)。体重44.5kg,消瘦,全身皮肤、黏膜干燥,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凹陷,左中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全腹未触及包块,腹水征阴性,叩诊呈鼓音,肠鸣音8~10次/min。 入院查血常规WBC 4.42×109/L,RBC 3.39×1012/L,Hb 100g/L,PLT 264×109/L;ESR 26mm/h;CRP 19mg/L;巨细胞病毒抗体(-),粪常规(-),粪隐血(-)。

诊断 处理

综合患者临床表现、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给予美沙拉秦1g qid,泼尼松40mg qd口服。治疗2个月后,患者腹泻频率减至1~2次/d,无腹痛症状。患者目前仍在随访中。

随访 讨论

腹泻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2%,80%的患者可确定腹泻病因。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是最常见病因(占41.5%),其次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关(占34%)。66.7%的患者腹泻出现在肾移植术6个月后,其中14%的患者发展成为慢性腹泻。几乎所有免疫抑制剂均可导致腹泻,腹泻程度与免疫抑制剂种类相关。研究显示,麦考酚酸莫酯(MMF)引起腹泻的概率较硫唑嘌呤高。他克莫司引起腹泻的概率是环孢素A的两倍。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腹泻的发生具有协同效应,可加重腹泻程度,但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引起腹泻的概率不同。如MMF与他克莫司联合应用相比MMF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虽然急性排斥反应率显著减少,但腹泻发生率却显著增加。同样,MMF与西罗莫司联合应用相比MMF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腹泻的发生率增加三倍。此外,肾移植术后发生腹泻的其他原因包括抗菌药物的应用、营养吸收障碍、胃肠动力改变等。

发布于 18-10-30 11:2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