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太阳穴放血治愈“面痛”体验

高医师   山阳县延坪镇卫生院

主诉 病史

左侧额、面部阵发性剧痛近15年,近两、三天突然加重,疼痛难忍。

查体 辅查

经查:患者左侧上额及面部阵发性、闪电样、火烧样剧烈疼痛,时轻时重,常因情绪急躁、疲劳、洗脸、刷牙、进食等因素诱发,突然犯病,经县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Ⅰ,Ⅱ)支。近日因忿怒而诱发,从左侧眉棱骨处开始痛,窜至眼球,向左侧颞颊及齿龈扩散,面红目赤,涕泪口涎俱下。每次发作持续1至2分钟左右,每天发作十来次。患者手托面颊,痛苦呻吟,声声不住,己两昼夜未能进食与睡眠。

诊断 处理

检查:痛苦的表情,左面颊皮肤粗糙,肌肉反射性抽搐,左太阳穴处有明显压痛点,面肌无运动障碍,舌质晦暗,苔薄稍黄,脉弦滑数。证属:风邪侵袭面部,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治则以活血祛瘀,驱风通络,止痛。取左侧太阳穴处,以三棱针刺之,出针后拔火罐,放出黑紫血约10ml,黑紫血出尽,变为赤色时,患者立即感觉头清目爽,疼痛消失,目赤减退。三日后患者来述疼痛已止。

随访 讨论

三叉神经病中医典籍属于“面痛”范畴。“面痛”多因“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所致。上述病例均为“面痛”,病急起而骤发,时作时止,病在颞部,具有风之特征。其疼痛相对固定,有压疼点,痛如闪电,锥刺样,病情反复发作数十年难愈,为有瘀血之征,经络瘀阻,不通则疼。患者有明显的情志因素,则肝气郁结化火生风,肝之经络上行头面入颃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脉从目系下颊里。故此乃为风火煽动,舌质紫暗为瘀血阻络,苔薄黄脉弦滑数,为肝胆郁火。应以活血通络辨证施治为原则。用此放血法治疗,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发布于 18-10-23 15:0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