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8岁,上海人。因“头痛1月余,间歇性低热、呕吐3周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2011年9月19日劳累后突发头部持续性胀痛,晨起时较重,严重时伴有畏光、视物模糊。
神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颈抵抗明显,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克氏症(-),巴氏征(-)。 入院辅助检查 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6.30×109/L,中性粒细胞56.2%,嗜酸性粒细胞13.3%;血IgE>2904IU/ml,肝肾功能均正常;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为阴性;全身浅表淋巴结B超未见肿大淋巴结。脑脊液病原学检测(细菌、真菌、抗酸杆菌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血、脑脊液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阴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阴性;血多种寄生虫循环抗体均为阴性;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增强)无明显异常;肺CT平扫无异常发现。脑脊液脱落细胞检查未发现异型细胞。
诊治经过 本例患者在临床上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表现,似无特殊性,但仔细分析,在1个月左右的病程中有其特殊性。 患者头痛与颅内压增高表现较为突出,眼底检查已见视乳头水肿,但发热却不突出,仅呈低热;血象示白细胞总数不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对于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但其诊断必定为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表现贴近的诊断。
近年来,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在逐年上升中。日本一项研究显示,2010年日本全国所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27%。 此外,该患者有曾鼻吸入“藏药”史,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更广泛,遂改用美罗培南1.0gq8h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0gq12h,加强抗细菌感染治疗,但患者病情仍无缓解。 患者积极抗细菌治疗无效,故化脓性脑膜炎可能性小,目前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依据不足,需要再次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寄生虫感染。 患者再次接受脑脊液检查,并送细胞学涂片检测及脑脊液多种寄生虫循环抗体检测,结果提示脑脊液内嗜酸粒细胞升高达40%,脑脊液广州管圆线虫抗体:弱阳性。再次追问病史,患者在云南旅游期间有进食凉拌淡水螺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