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左侧肢体无力伴头痛、头晕2月余,加重3天 现病史: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伴头痛、头晕,无视物旋转、恶心等症状,未予特殊重视。近3天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言语不清、构音障碍等症状。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经查以“脑梗塞”收住入院,发病来,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睡眠一般,二便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神志清,无失语,无构音异常,一般情况可。嗅觉视力未测,两眼各方向运动充分,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未引出眼震。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咽反射减弱,感觉系统无异常,左侧肌张力亢进。颈软,双克尼格氏征(-)布鲁金斯基征(-)右侧巴彬斯基征(-)左侧(-)。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腹部彩超示:1.胆囊已切除;2.肝胆脾肾暂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经颅多普勒示:所测颅内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减慢。
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应包括对于原发病,即栓子来源器官病变的治疗和脑梗死的治疗两部分。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脑循环,减轻缺血缺氧所致的脑损害。由于脑梗死极易发生梗死后出血,故抗凝治疗必须慎重。 1.一般处理 ①卧床及镇静处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心脏功能。③注意营养状况,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④加强护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脱水降颅压 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的是高渗脱水剂、利尿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3.血管扩张药 若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或脑脊液有红细胞,禁忌应用血管扩张药;病程已超过24小时或心功能不全者,也不宜使用。 4.抗血小板聚集剂 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有助于预防心内新血栓的形成,防止血管内血栓继续增殖扩展,故在脑梗死发病后就必须重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 5.抗凝及溶栓治疗 应用抗凝及溶栓疗法,考虑溶栓剂易发生出血的并发症,应特别慎用。由于临床上心源性脑梗死最多见,为预防心内形成新血栓以杜绝栓子的来源,同时防止脑血管内的栓子或母血栓继续增大,以避免脑梗死范围扩大,多采用抗凝治疗。炎症性病变所致的脑栓塞,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禁忌应用。通常在严格观察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时间的条件下,先给予肝素钙(低分子肝素)治疗,也可选用新双香豆素,剂量应随时调整。 6.颈星状交感神经节封闭 部分专家建议颈星状交感神经节封闭能减轻脑梗死的症状。该法操作简易,无需特殊的器械和药物,故常被采用。但是治疗应早期进行,开始越早,疗效就越佳,临床常见在起病24小时内封闭可明显好转。严重肺气肿者禁用,如患者已开始抗凝治疗也不宜使用。 7.神经保护剂 常用的神经保护剂有:①钙通道阻滞药;②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③自由基清除剂;④神经营养因子;⑤神经节苷脂等。 8.亚低温治疗 在急性期,如条件允许可考虑适当早期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对缺血性的脑损伤亦有肯定意义,不但减轻梗死后的病理损害程度,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尽量在发病6小时内给予。 9.康复治疗 宜早期开始,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和一般训练方法的教育,鼓励患者树立恢复生活自理的信心,配合医疗和康复工作,争取早日恢复,同时辅以针灸、按摩、理疗等,以减轻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10.其他治疗 ①调整血压;②脑代谢激活剂;③抗感染治疗;④气栓处理。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 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应包括对于原发病,即栓子来源器官病变的治疗和脑梗死的治疗两部分。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脑循环,减轻缺血缺氧所致的脑损害。由于脑梗死极易发生梗死后出血,故抗凝治疗必须慎重。 1.一般处理 ①卧床及镇静处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心脏功能。③注意营养状况,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④加强护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脱水降颅压 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的是高渗脱水剂、利尿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3.血管扩张药 若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或脑脊液有红细胞,禁忌应用血管扩张药;病程已超过24小时或心功能不全者,也不宜使用。 4.抗血小板聚集剂 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有助于预防心内新血栓的形成,防止血管内血栓继续增殖扩展,故在脑梗死发病后就必须重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 5.抗凝及溶栓治疗 应用抗凝及溶栓疗法,考虑溶栓剂易发生出血的并发症,应特别慎用。由于临床上心源性脑梗死最多见,为预防心内形成新血栓以杜绝栓子的来源,同时防止脑血管内的栓子或母血栓继续增大,以避免脑梗死范围扩大,多采用抗凝治疗。炎症性病变所致的脑栓塞,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禁忌应用。通常在严格观察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时间的条件下,先给予肝素钙(低分子肝素)治疗,也可选用新双香豆素,剂量应随时调整。 6.颈星状交感神经节封闭 部分专家建议颈星状交感神经节封闭能减轻脑梗死的症状。该法操作简易,无需特殊的器械和药物,故常被采用。但是治疗应早期进行,开始越早,疗效就越佳,临床常见在起病24小时内封闭可明显好转。严重肺气肿者禁用,如患者已开始抗凝治疗也不宜使用。 7.神经保护剂 常用的神经保护剂有:①钙通道阻滞药;②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③自由基清除剂;④神经营养因子;⑤神经节苷脂等。 8.亚低温治疗 在急性期,如条件允许可考虑适当早期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对缺血性的脑损伤亦有肯定意义,不但减轻梗死后的病理损害程度,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尽量在发病6小时内给予。 9.康复治疗 宜早期开始,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和一般训练方法的教育,鼓励患者树立恢复生活自理的信心,配合医疗和康复工作,争取早日恢复,同时辅以针灸、按摩、理疗等,以减轻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10.其他治疗 ①调整血压;②脑代谢激活剂;③抗感染治疗;④气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