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张医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脾脏血管瘤

主诉 病史

患者男,31岁。半月前体检超声检查发现脾脏肿块来我院手术治疗。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异常发现。 

查体 辅查

化验检查:血常规:WBC5.25×109/L,RBC4.89×1012/L。HGB 143g/L,PLT163×109/L。CT检查:脾脏增大,脾脏上极可见类圆形密度减低影,大小约5.3 cm×5.4 cm,边界清楚,有轻度分叶状。病灶密度稍不均匀,病灶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区,无钙化影。平扫CT值为38HU(图1),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可见轻中度强化,CT值为58HU(图2)。脾门及后腹膜淋巴结未见增大。

诊断 处理

手术及病理:腹腔镜术中探查腹腔内无渗液,脾脏轻度增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逐步用超声刀离断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较大血管均用“Hemolok血管夹”闭合后离断,离断脾肾韧带和脾膈韧带,行脾脏切除术送病理。大体标本约5 cm×6 cm圆形肿块,质较硬,呈实质性。病理片显示(HE10×10):肿块呈多结节状,大小不一,结节内可见裂隙样扩张的不规则管腔,富含红细胞,结节周围可见纤维组织,局部玻璃样变。   免疫组化:小结节内分布毛细血管,CD34+,CD31+。结节内散在的小静脉样血管,CD31+、窦岸样细胞CD8+。诊断: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随访 讨论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由Krishnan等于1993年首次描述,当时称之为“索状毛细血管瘤”。2004年Martel等根据其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表现及良好的临床经过,提出该病是脾内一种良性血管性病变,并建议使用SANT来命名。该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以中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特点:SANT病灶以单发多见,呈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文献报道病灶直径多为5~10 cm,本例所见与文献结果相符。   SANT在CT平扫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稍低密度肿块,偶可见钙化灶。文献报道SANT的增强方式主要有2种:1)动脉期病灶边缘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持续不均匀或均匀强化,但密度仍低于脾实质;2)动脉期病灶边缘区开始明显强化,并呈现逐渐向心性充填的“车辐状”强化。本例CT表现属于第一种强化方式,并且病灶内未见钙化灶。相对于CT表现,MRI检查能更多的反映SANT的病理特征。Karaosmanoglu等首先对SANT的磁共振表现进行了描述,认为在T2WI及增强扫描,可表现为特征性的“车辐征”。SANT需与脾脏的其他良恶性肿瘤鉴别。   血管瘤强化方式呈渐进性强化,但在MRI的T2WI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楚。窦岸细胞性血管瘤,常为多发,体积较少,延迟扫描的图像上病变与脾脏呈等密度或等信号。错构瘤,如果病变具有钙化或脂肪成分,诊断不难,但若缺乏钙化与脂肪成分,其强化方式也可呈渐进性强化,两者影像学鉴别困难。最终大多数的患者确诊还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发布于 18-08-06 09:09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