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9岁,因“头部不适1月,头痛5天”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1月前开始出现头部不适,部位不定,无明显头痛头昏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5天前开始出现头痛,以双侧颞后部胀痛为主,呈持续性,伴额部不适,偶伴头昏,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偶感右手抽烟时夹不稳,无麻木感。外院就诊行头部CT示“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改善循环和护脑等治疗3天后症状无好转,随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头痛头晕待查”收入院。 患者起病来精神食欲可,睡眠稍差,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下降。 患者既往用药史:抗血小板抗凝药:拜阿斯匹100mg qd;降压药:施慧达2.5mg qd;调血脂药物:匹伐他丁钙片。患者否认其他疾病史、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
查体:T:36.4℃,P:74次/分,R:20次/分,BP:91/64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面容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外形正常,全副柔软,压痛及反跳痛阴性,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情况:神清,语利。颅神经(-)。颈软,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存在,共济运动正常,病理征(-)。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大生化:总蛋白59g/L,球蛋白19.1g/L,HDL-C 0.94mmol/L,LDL-C 1.95mmol/L。凝血四项:FIB 4.27g/L,APTT 50.1s。血尿大便常规、甲功、ENA全套正常。头颈MRI+MRA示:双侧额顶叶皮质下区域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桥梗塞;轻度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退行性变;颈部MRA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鼻窦炎,左侧上颌窦囊肿,鼻咽部粘膜增厚。
诊断: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脑桥梗塞 治疗:以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低分子右旋糖苷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双香豆素抗凝;以及相应护脑、营养神经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一周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无头痛头昏等不适。脑梗有很多发病先兆,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其先兆主要有:1、头晕、头痛情况加重。2、短暂性视力障碍。3、语言与精神改变。4、困倦与嗜睡,哈欠连连。5、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6、剃须刀落地现象。7、一过性黑檬。8、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