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2型糖尿病伴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杨医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主诉 病史

患者,男,54岁。8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外院确诊2型糖尿病,初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25 g,3次/d"治疗,用药后自觉多饮多尿减轻,后患者曾换用多种降糖药物(具体不详),2012年降糖方案调整为"甘精胰岛素26 U早8:00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2次/d、盐酸吡格列酮30 mg,1次/d",偶测空腹血糖(FPG)8~10 mmol/L。2014年4月因血糖控制不佳于我科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并予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开始应用艾塞那肽降糖治疗,甘精胰岛素逐渐减量至停用,后血糖控制达标出院,出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高血压病2级(高危)、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肝囊肿、肾囊肿。出院后继续应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0.5 g午、晚餐前各1粒、艾塞那肽10 μg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治疗,监测FPG控制在5~7 mmol/L,餐后2 h血糖7~10 mmol/L,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既往双上肢有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样皮疹,无瘙痒,未诊治,2014年8月患者开始出现双上肢皮疹较前增多,渐加重,后出现全身散在较多红色皮疹,伴瘙痒,就诊于小诊所,予药膏外用(具体不详),无好转,后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行活检病理检查,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体温36.2 ℃,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0/80 mmHg,身高182 cm,体重90 kg,腰围95 cm,体质指数27.2 kg/m2;四肢及躯干部位可见散在较多约大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高起皮肤,部分中央可见黑色或灰黄色结痂(见图1),其余系统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2014年12月12日入院后查尿常规: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150 mg/L。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血凝常规、D-二聚体、肝功、电解质、心肌酶等未见明显异常。肾功:尿素氮8.21 mmol/L(正常值2.8~8.2 mmol/L)、肌酐116.4 μmol/L(32~115 μmol/L)。血脂:总胆固醇6.46 mmol/L(2.33~5.17 mmol/L)、甘油三酯1.54 mmol/L(0.52~1.7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9 mmol/L(2.00~3.6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2 mmol/L(0.91~1.7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4.0%~6.5%)。

诊断 处理

诊断"穿通性胶原病",停用艾塞那肽,予"复方曲安奈德及复方咪康唑乳膏外用、羟氯喹0.1 g 2片2次/d、醋酸泼尼松5 mg 4片1次/d、盐酸西替利嗪5 mg睡前1片"治疗,皮疹减轻,瘙痒好转。后患者因血糖、血脂高于2014年12月再次于我科住院治疗。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8年,最高血压可达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 1次/d"降压,血压控制可。既往双上肢有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样皮疹病史数年,无瘙痒,无破溃结痂。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随访 讨论

穿通性胶原病于1967年由Mehregan等最先报道,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创伤等有关,该病为少见病,成人很少发病,多发于儿童,有一定遗传倾向,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典型临床表现为搔抓或创伤后出现丘疹,中央有脐凹,内含角质栓,皮疹消退后可遗留瘢痕及色素沉着,多发于四肢、面部、躯干,易反复发作。成人发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炎、恶性肿瘤等。但Saray等报道,在22例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患者中有13.6%的患者无基础疾病。2014年,国内报道1例成人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该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梗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病史,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同年,国内另一报道1例2型糖尿病患者搬进新装修的房屋后上肢开始出现粟粒大丘疹,伴剧烈瘙痒,搔抓后皮疹增多、增大,扩展至下肢及躯干,后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的诊断标准可以概括为:(1)发病年龄>18岁;(2)皮损为有脐凹的角化性丘疹或结节,中央有黏着性角质栓;(3)组织病理显示坏死性嗜碱性胶原束排出到杯形凹陷的表皮中。该病组织病理学具有特征性表现,表皮呈杯状下陷,内填大的由角化不全角质、细胞碎片和胶原纤维组成的柱状角质栓,角质栓底部有垂直穿过表皮的胶原纤维。临床上需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结节性痒疹及多发性角化棘皮瘤鉴别。组织病理学上应鉴别:(1)匐行性穿通性弹性纤维病:其穿通排出物为变性的弹性纤维;(2)Kyrle病及穿通性毛囊炎:穿通排出物均为角质;(3)穿通性环状肉芽肿:穿通排出物为渐进性坏死组织。一般瘙痒搔抓或创伤为该病起病诱因,本例患者无以上因素,既往双上肢有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样皮疹病史数年,但无瘙痒,无破溃结痂,在应用艾塞那肽注射液降糖治疗3个月余后皮疹渐增多,伴瘙痒。对该患者而言,有糖尿病基础疾病,但发病时血糖控制已经基本达标,无明显发病诱因。

发布于 18-08-01 11:0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