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0岁,妊娠中期出现持续性低钾血症(< 3.0 mmol/L);最初认为是由营养不良所致。给予口服补钾后仍反复发作,于妊娠晚期收住入院。分娩时给予心电监护和静脉补钾。分娩后24小时内血钾水平正常,无临床症状,停止补钾。 22岁二次妊娠时,该患者再次出现低钾血症(< 3.0 mmol/L),低镁血症。妊娠期间共住院治疗4个月,定期监测电解质和静脉补钾。因难以维持正常电解质,提前6周给予催产。分娩后,血钾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给予Sando-K,2片(12 mmol钾/片),qid;甘油磷酸镁,1片(8 mmol),qid。但仍因无症状性低钾血症(血钾低至2.1 mmol/L)多次入院治疗(约每月1次),出现肌肉抽搐,胸闷,四肢感觉异常和全身无力。 每次入院,患者均静脉滴注40 mmol KCl + 500 mL 0.9% 生理盐水,直至血钾浓度恢复至参考范围。鉴于口服补钾对慢性低钾血症无效,给予保钾利尿剂治疗,最初治疗药为安体舒通,后改为阿米洛利,但两者均能导致低血压,患者不能耐受。23岁时,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确诊为GS,SLC12A3基因杂合突变。 25岁时转至我院,患者主诉慢性乏力。无再生育计划。病历显示,无吸烟、饮酒习惯;否认甘草或缓泻药使用史以及呕吐或慢性腹泻既往史,无缺盐症状。既往史:尿液返流引起的反复发作性泌尿道感染。无低钾血症家族史。
体重 37.5 kg(BMI 16),血压(BP) 80/60 mmHg,心率 77次/分,颈静脉压正常,心音正常,无外周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ECG提示窦性心律,无低钾血症相关性心脏改变。
钾(40 mmol)+镁(10 mmol)+1 L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8 h,1次/周,氯化钾缓释片(Slow-K),口服, 8片/天。最初服用甘油磷酸镁,1片,qid,因不能耐受,后改为乳酸镁,1片,qid。因维生素D缺乏,给予维生素D3 20000 IU,每2周一次,持续4个月,后改为20000 IU,每月一次维持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增加盐摄入量,少吃多餐。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为避免低钾血症进一步恶化,患者决定不再妊娠,月经前一天静脉补钾和镁。
治疗3年后,多次测量血钾> 3 mmol/L(始终> 2.5 mmol / L),血镁始终> 0.65 mmol/L。身体机能良好,可照顾子女。因低钾血症紧急住院频率降至每3-4个月一次,通常由情绪紧张或感染引起。 GS患者通常会出现慢性低钾血症—由压力事件诱发,如月经和怀孕—比如该病例患者。既往有两例妊娠期电解质急剧下降的GS患者的报道,但是与本病例患者不同的是,两位患者在分娩后电解质水平恢复正常。已证明是由怀孕期间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增加所致—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和孕激素过高有关。 该病例报告显示,GS患者的治疗应采用全方面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补钾,还可优化饮食,纠正相关生化异常,如低镁血症。因该患者患有低镁血症,我们对其维生素D水平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维生素D水平缺乏。建议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含钾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和马铃薯;增加食盐摄入量,因NaCl水平低可能会增加代偿性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继而加重低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