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1岁。2013年5月因全口牙齿严重磨耗影响咀嚼及美观就诊。夜磨牙习惯。颌面部基本对称,I类骨面型,上颌中线左偏3mm,下中线正,面下1/3垂直距离明显降低,开口度、开口型正常,双侧颞下颌关节弹响。双侧第二磨牙为完全远中关系,前牙区深覆牙合Ⅲ°,覆盖正常,上颌前牙舌倾。 全口牙龈无明显红肿,牙周状态尚可。626 62缺失,牙槽嵴较低平;2缺牙间隙过小;除875 57外,其余牙重度磨耗至牙本质层;77反牙合(图1)。
图1治疗前面像及口内咬合照片 CBCT示:双侧关节髁突均位于关节凹后位,双侧关节骨面形态正常。曲面断层片示:8水平方向、8呈垂直方向埋伏在牙槽骨内。头颅侧位片示:低角,骨性I类,下颌骨发育不足,上下前牙舌倾(图2)。
图2治疗前CBCT示颞下颌关节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 诊断:牙性错颌畸形:安氏Ⅱ类2分类骨性错颌畸形:I类;牙列重度磨耗;上下牙列缺损;8水平阻生、8垂直阻生。 上下颌后牙合垫分别加高2.5mm升高咬合,摇椅弓打开咬合,配合短Ⅱ类牵引,引导下颌向前,调整尖牙、磨牙关系至中性。经过30个月的正畸治疗,患者前牙区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尖牙、磨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恢复垂直距离,夜磨牙得到缓解,关节弹响消失(图3,图4)。CBCT示双侧关节髁突前下方移位,关节前间隙减小,后间隙增大(图5)。
图3正畸完成后面像及口内咬合照片
图4正畸完成后头颅侧位片及治疗前后测量数据对比
图5治疗后CBCT示颞下颌关节 取研究模型,利用面弓转移颌位关系,上牙合架。结合正畸殆垫打开的垂直距离,患者的息止颌间隙减去2—3mm的方法,升高的垂直距离为5mm,研究模型上制作诊断蜡型。牙体预备,过渡性修复体修复。每周复诊调整咬合。 3周后患者感觉咀嚼有力、双侧颞下颌关节无明显不适。分别取正中和前伸殆咬合记录,利用高强度的氧化锆(威兰德,德国)恢复缺损牙体。前牙包绕型全瓷贴面修复,后牙全瓷咬合罩面修复,其中要765 1234567 321为固定桥。3个月后复查,患者咬合稳定,咀嚼效率显著提高,颞下颌关节与咀嚼肌无明显不适。6植入直径4.1mm,长度12mm的ITl种植体(Straumann,瑞士)。术后3个月复查,愈合帽周围形成良好的龈袖口,取模制作氧化锆全锆修复体(图6)。
图6全牙列固定修复后口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