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男,足月顺产,有右手臂牵拉史。出生后第2天发现右肘关节肿胀、手臂活动量减少,当地医院X线片提示肘关节脱位可能,行肘关节复位,未成功。第5天患儿右肘关节肿胀加重,局部出现瘀斑,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治。体检示:右肘关节肿胀明显,肘部活动时可引起患儿大哭,存在可疑骨摩擦感及反常运动,但手及手腕可自主运动,其他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实验室检查:WBC、C-反应蛋白、血沉、碱性磷酸盐和乳酸脱氢酶等主要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X线片示:右侧尺、桡骨近端相对肱骨远端向内后侧移位,近端桡骨和尺骨关系正常(图1a,1b),肘部软组织肿胀明显,未发现直接影像学证据显示肱骨远干骺端骨折。MRI检查:右肱骨远端骨骺横行断裂,远断端骨骺与肘关节一同向后上移位分离并稍重叠,向前轻度成角,局部肘关节积液、伴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图2),诊断Salter-Harris分型中的Ⅰ型骨骺分离性骨折(简称骺离骨折)。患儿在麻醉下行复位术,放置2个经皮克氏针,完全实现了骨折复位和固定。
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最早是在1926年由卡梅拉报道,由于这种损伤罕见而缺乏报道,因此易在临床及影像诊断中误诊。复习国外少数文献,本例在临床及影像诊断中有3点值得总结:①临床上发现新生儿肘部肿胀、运动受限而握持反射正常时,不仅应考虑常见的肘关节脱位,还应考虑肱骨远端骺离骨折。因为骨骺断裂常继发严重的关节肿胀致骨折的特有反常运动与骨摩擦感表现体征相对不明显,根据通常的肘后三角关系来鉴别肘关节脱位与肱骨远端骺离骨折极为困难。本例基层放射科及骨科医师未考虑骺离骨折的可能。 ②在肱骨小头骨化中心还未出现的新生儿或婴儿中,仅依据常规X线片无法准确鉴别肘关节脱位与肱骨远端骺离骨折。桡骨近段和肱骨小头的对准关系是鉴别肘关节脱位与肱骨远端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新生儿肱骨小头骨化中心3~9个月才出现,因此新生儿肘关节损伤极易被误诊为多见的肘关节脱位,而忽视了肱骨远端骺离骨折的可能,本例误诊为肘关节脱位。 ③MRI是诊断骺离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曾有用超声及肘关节造影区别肱骨远端骺离骨折与肘关节脱位的报道,但骨及骨骺图像不清晰,肘关节造影具有侵入性和潜在感染危险性,现已基本不用。MRI可弥补上述2种方法的不足,主要优势:具有超高软骨分辨能力,可精准判断骺离骨折的位置与软骨损伤细节;具有多方位成像能力,可在无需搬动患儿体位情况下准确评估骨折的位线关系变化;还具有无辐射及检查无不适等优势。本例通过MRI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后期康复好。 总之,肱骨远端骺离骨折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产伤,临床和X线片表现通常与肘关节脱位相似。骨科医师在评估新生儿肘关节损伤时必须高度怀疑此病并找出支持诊断的相应依据,其中MRI是首选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