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苏某,男 ,57岁, 昆山人,因“胸痛5小时”入院。 现病史:患者因“胸痛5小时”,于10:30晚21:00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胸痛不适,为胸骨后闷痛不适,伴气急。于10-31 02:05至我院急诊。查心电图示窦律、下壁导联Q波、广泛性ST段压低,肌钙蛋白I阳性1.04ng/ml,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急诊绿色通道至DSA室行急诊冠脉造影术。
体格检查:T:36.0℃;P:63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 PE:Bp:110/70mmHg 颈软,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3次/分,律尚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肝颈回流征(-),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水肿(+)。 舌脉: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 心电图:
术中见:左主干短小,尾部狭窄约30%,前降支分出D1后闭塞,D1开口处狭窄90%,回旋支分出钝缘支后次全闭塞,可见回旋支-钝缘支自身桥侧枝形成,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ml,右冠近开口处狭窄80%,中段起次全闭塞,可见右冠-前降支侧枝循环形成及右冠自身桥侧枝。与患者家属沟通,
诊断:急性心梗 治疗:前降支远端球囊至病变处预扩张后,复查造影:无复流,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有创血压下降至70/40mmHg,Hr降支48bpm,并一度出现III°房室传导阻滞及室速,立即予替罗非班10ml冠脉内注射,阿托品反复静推、吗啡皮下、静脉内注射镇痛处理,患者心率、血压提升不明显,复查造影仍为无复流,遂予肾上腺素1mg静推,抽吸导管在局部反复抽吸,吸取较多血栓性物质,球囊在局部反复扩张,多次尝试支架不能到位,复查造影,示:前降支前向血流TIMI 3-级,患者血压105/60mmHg左右,Hr78bpm,房颤,生命体征平稳,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结束手术。药物治疗:调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银杏达莫注射液改善循环、保护心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等药物治疗 。
1吸氧(初期心衰IV级、脉氧低、生命体征不稳状态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2安静的休息环境、限制探视人员数量、预防院内感染。急性期卧床休息,予以生活护理。 3指导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予冠心病、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 4a持续心电监护,关注有无恶性心律失常; b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c遵医嘱使用升压、利尿、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心脏负荷等药物,关注药物疗效及相关副作用。 d备好相关抢救设备,并配合抢救; e关注生命体征变化、意识、尿量、皮肤黏膜颜色、皮温、胸痛、胸闷、肺部湿啰音等; 5关注相关实验室指标,提前进行干预。如低钾、低钠等。对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干预如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6心理支持: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心理因素与康复的关系,帮助消除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 7良好生活方式的调整,康复指导,用药指导。 8后期做家属心肺复苏技术指导,以及胸闷、胸痛时的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