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45岁 2、主诉:月经量增多伴血块4年余 3、现病史:0-0-2-0,初潮15岁,5/30天,平素月经规律,经量适中,痛经(-)。患者近4年自觉月经期第一及第二天经量增多,伴血块,无腹痛,经期延长伴周期缩短。2015年行阴超示:子宫肌瘤、左附件小囊肿,未予以处理,定期随访。期间患者症状无明显加重,无尿频尿急,无便秘,无里急后重,无贫血等。3月前需复查阴超示 :子宫肌瘤,其一粘膜下型(宫底前壁突向内膜(<50%)低回声区20*18*19;左前壁低回声区直径9)、左附件系膜囊肿(13*8*10)、宫颈纳氏囊肿、盆腔积液。肿瘤指标未见异常。TCT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HPV(-)。现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子宫肌瘤”收治入院。 患者近期精神可,胃纳可,夜眠好,大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妇检:外阴(-);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可见数个纳氏囊肿;宫体:正常大小,前位,表面光滑,形态略饱满,活动佳,无压痛。附件:双附件未及包块及压痛。 辅检:阴超 :子宫肌瘤,其一粘膜下型(宫底前壁突向内膜(<50%)低回声区20*18*19;左前壁低回声区直径9)、左附件系膜囊肿(13*8*10)、宫颈纳氏囊肿、盆腔积液。 【肿瘤指标】未见异常。 【TCT】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 【HPV】(-)。
诊断: 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III型) 诊疗方案: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全麻下行宫腔镜下粘膜下肌瘤切除+刮宫术,打开左侧宫角前壁隆起处见一粘膜下肌瘤几乎完全位于肌壁间,直径2.0cm左右,在肌瘤包膜内逐步完整切除肌瘤,取出送病理。术后给予抗炎治疗,观察阴道出血少,生命体征平稳。
鉴别诊断:①卵巢肿瘤 实性卵巢肿瘤可能误诊为浆膜下肌瘤;反之,浆膜下肌瘤囊性变也常误诊为卵巢囊肿,当卵巢肿瘤与子宫有粘连时鉴别更为困难,可作B型超声检查,有时需在剖腹探查时方能最后确诊。 ②子宫肌腺瘤 临床上也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及子宫增大,与子宫肌瘤明显不同处在于以痛经为主要症状,也常遇到痛经不明显者而诊断为子宫肌瘤。检查时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且有经期增大而经后缩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