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2岁,主因“发现走路不稳1.5h,抽搐1次”入院。有可疑误服“氟桂利嗪”史。既往体健。
查体:T 35.8℃,P 130次/min,R 26次/min,BP 98/50mmHg(1mmHg=0.133kPa),体质量11kg。神志不清,抽搐状,双眼上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5mm,对光反应消失。牙关紧闭,口唇发绀,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呼吸节律不整,偶有双吸气样动作,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30次/min,心音稍低钝,律齐;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抽动,肌张力高。辅助检查:X线胸片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27.7*l0^9/L,N 29.1%,L 64.8%,Hb 105g/L,PLT 544*l0^9/L。血生化示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电解质、血糖各项指标均正常。血气分析示pH 6.81,PaC02 147mmHg,Pa02 63mmHg(头罩吸氧,氧流量8L/min) ,ABE-17.3mmol/L,HCO3- 211mmol/L,Sa02 63.8%。毒物分析:送检胃液和血液中检出氟桂利嗪,血液中检出氟桂利嗪成分7.5mg/L(中毒量>5mg/L),未检出其他有毒药物成分。
入院诊断:急性氟桂利嗪中毒。入院后给予洗胃、利尿、输液助排泄,抗感染,止惊,纠酸,能量合剂,呼吸机机械通气等处理,并给予纳洛酮0.1mg/kg静脉推注,症状缓解后给予30 μg/(kg·h)维持。于入院后2h复査血气示pH 7.38,PaC02 33mmHg,Pa02 180mmHg(呼吸机机械通气,Fio2 100% ),ABE-4mmol/L,HCO3- 19.1mmol/L,SaO2 100%。于入院后3h患儿双侧瞳孔直径缩小至2mm,对光 反应迟钝。于入院后6h患儿双肺啰音明显减少,神志逐渐转清,并出现有力的自主呼吸。于入院后8h拔管撤机,患儿自主呼吸有力,活动如常,未再抽搐。继续观察治疗1d,患儿无不适主诉,病愈出院。
讨论:氟桂利嗪又名西比灵,是一种选择性的IV类钙离子括抗剂,可改善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氟桂利嗪用于临床已有20年历史,在治疗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前庭病变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脑血管痉挛、脑缺血引起的头痛、头晕方面尤为明显,目前未见有小儿氟桂利嗪中 毒的报道。因氟桂利嗪能透过血脑屏障,并且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反应敏感,代谢机能相对较弱,所以原则上小儿慎用该药。本报道中患儿误服大量氟桂利嗪,从而导致中毒。患儿走路不稳、抽搐考虑与大剂量氟桂利嗪导致的严重椎体外系反应有关。氟桂利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原因可 能是该药结构式中有哌嗪基,与部分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有相似结构,从而产生类似的抗多巴胺类不良反应。氟桂利嗪属于钙通道拮抗剂,大剂量钙通道拮抗剂可使血压下降,冠状动脉灌注量降低,同时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而由此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又加重患儿昏迷、抽搐。治疗除积极洗胃、加速排泄及对症止惊、纠酸外,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本患儿肺水肿的抢救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纳洛酮的及时应用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氟桂利嗪结构式中有哌嗪基,会产生中枢抑制症状,而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所以能有效地改善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