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男性大学生,双眼先天性小角膜,左眼只有光感,只能靠右眼生活。现在患了白内障,只有手动的视力,遂前来寻求治疗。 图一:右眼小角膜,晶体全混。光定位好,红绿色绝好,中心固视好。 图二:左眼巩膜化角膜,光定位差。 图三:因眼轴长,给予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未植入晶体。术后视力0.08,矫正0.1,好于以往视力。
患者喜出望外,告诉我他弟弟也是这个病,但是广州上海北京到处看了也不能治疗,已经十岁了,不能自理,希望我能看看。于是约了过来。 图一:男孩,10岁,右眼光感,眼球震颤,中心固视尚可,追光好,有一些手抖感觉。左眼中心固视较差。双眼巩膜化角膜,角膜上皮角化,干燥。 图二:左眼同样情况。 图三:B超显示视网膜及巩膜欠光滑。 图四:UBM显示虹膜前粘连。 泪液分泌实验3-6mm。
问题: 1、这个患者已经十岁了,过了视觉发育关键期,有没有手术价值? 2、感觉结膜干燥,角化,术后上皮愈合可能困难。 3、排斥反应可能很高。 那么,有没有手术价值?能否手术? 另外,孩子的家庭极其困难。 对于该患儿是否应该手术,我非常同意大家的意见,最好不做!主要是考虑术后长期效果难以维持,而且经济负担重。但是这个孩子确实可怜,他从没有机会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尽管他自己因为基本盲目,也不太说话,但是能看出他的渴望,他父亲也非常理解,并强烈要求手术,看能不能有一丝希望。 事实上,如果让他们自己负担费用,去冒险做这个手术,我是坚决不做的。但是我们集团刚建立了一个“爱眼公益基金”,专门资助贫困角膜病患者,在网上发起众筹。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帮助了一个贫困的角膜营养不良的患者做了手术。因此,我们就为这个孩子申请了基金。一个多月后就筹集了两万多元基金,但是,当我向给他做手术时,反复评估了孩子的情况,还是下不了决心给他做。 后来又把他通知过来,仔细检查了眼表,感觉术后角膜上皮很可能难以愈合。又查了泪液分泌实验,反复几次,都是6-12 mm。最后跟他父亲交流,感觉还是不能保证效果,就让他们先回家了。 我把为孩子筹集的基金给另一个贫困患者做了手术,但是基金会不同意挪作他用,必须专款专用,给谁筹集的就要给谁用。没有办法,最后我只好又把孩子请到了北京。在此反复检查光感、视功能等,跟其父亲反复交流,确认了他们的决心和对病情的理解,下决心做手术! 在前面的讨论中,大家担心虹膜前粘连,会有青光眼,其实这个不用担心,先天性的小角膜,如果有青光眼早就表现出来了,不会等到现在。 图一:手术很顺利,术中发现晶体有混浊,但是如果术中摘除晶体,将来后囊还会混浊,术中如果切开后囊,并发症风险很大,所以就没有动晶体。术后患儿视力明显好转,能够看到大的物体,在走廊里可以走动了! 图二:但是孩子还是感觉有些不清楚,裂隙灯下看白内障还是比较明显,如果现在不处理,将来再做白内障就会很麻烦。因为小角膜,做超声乳化会损伤内皮。所以,我决定现在就把植片拆下来,把白内障做了。也希望最大限度提高孩子的视力。所以,第二天我就做了ECCE,并做了后囊撕开,手术顺利。为防止术后上皮不长,特意做了羊膜覆盖。 图三:但是问题还是出来了,尽管孩子视力有所改善,但是目前只能分辨大的物体,这个我倒不太担心,将来可以训练改善。主要是上皮一直不能完全愈合。 图四:针对这个问题,戴绷带镜患儿眼球震颤,小角膜,根本戴不住。用自家血清、包眼也不管用。所以只能再做羊膜覆盖。但是反复三次羊膜覆盖后,中央部分就是不能愈合。 图五:患者在医院住了1个月了,实在坚持不下去,就给他又盖了一次羊膜,回家观察了。 图六:可是半月后回来看,中央还是上皮不愈合,混浊严重,而且周边新生血管也长进去了,这跟为了促进上皮愈合,不敢用激素有关。但是家长反映,孩子的视力还是有确实的提高,走路比以前快了。
患儿术后1.5月发现角膜中央上皮有2mm混浊,未愈合。周边新生血管长入。 这种情况可角膜发生溶解的风险是没有,我们最担心的也是术后植片不愈合,导致溶解穿孔。但是持续不愈合不能用激素,还会刺激新生血管长入,导致排斥。这样视力不会提高,手术就失败了。因此,必须解决。解决的方案可能有几种: 1、其父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没有把握,我们以前曾研究过亲属基因配型做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发现基因位点很多也是不匹配的,排斥率也不低。 2、放弃治疗,该做人工角膜,这种情况下应该有一定成功率。不过我还是不想放弃,实在不行了再找黄一飞教授做人工角膜。 3、去掉上皮,盖羊膜,做睑裂缝合。这可能会有效。 图一:手术显微镜下图,见中央上皮缺损,难以愈合。 图二:实际上不愈合的原因是缺乏干细胞,角膜上皮只能结膜化。术中发现覆盖的结膜化上皮非常厚,去除后角膜中央轻度混浊。 图三:因此,把不健康的上皮完全清除后,盖了羊膜,然后做了外1/2部位永久睑裂缝合。这样既能保护角膜,还不影响视力。希望会有效。 术后12天复查,效果出奇的好!羊膜已经溶解,孩子基本可以独立行走!角膜透明!而且血管也退掉了!只留了当时中央的一点云翳! 讨论: 1、类似本例的巩膜化角膜做角膜移植确实存在很多风险:上皮不愈合、视力不提高、排斥反应等。 2、角膜移植术后,如果上皮不能及时愈合,很容易造成角膜溶解穿孔等并发症,这也是临床上经常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根源就是对角膜上皮的生理作用不了解,忽略了上皮完整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想尽办法确保上皮愈合,角膜溶解的风险不大。 3、睑裂缝合对保护角膜具有出人意料的作用,我们临床上已经有很多病例,特别是化学上后植片排斥或上皮不愈合造成溃疡的,睑裂缝合后不仅角膜愈合,还恢复了透明!实际上我们的结膜对角膜的保护是最好的。 4、本例患者我们考虑到了这些风险,但是因为比较有把握处理这些并发症,所以还是满怀信心给予治疗的。尤其孩子术后视力有了提高,这个家长观察最清楚,他们很高兴,很感激,也很配合治疗。我们比较有信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患儿如果不手术,今生可能就永远摆脱不了盲目。 5、睑裂缝合的疗效还是再次给了我们惊喜。将来是否排斥,我们可以尽力治疗,不过我们至少让孩子多少看到了这个世界,这是最宝贵的。最后,对于该类患者,人工角膜也有比较可靠的疗效,实在不行还可以做人工角膜。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