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遇到一个右侧侧后牙段锁合的病人,改了两三个月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后来想到患者先天缺了两个下前牙覆盖较大,覆合较深,磨牙稍偏远中关系,spee曲线也比较陡,于是想到有没有可能是矢状向的不调引起了牙弓宽度上的不调,戴了个平导后,发现右侧的宽度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于是现在在戴平导的基础上箱装牵引后牙。 这个病例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正畸的问题通畅要涉及三维方向上的考虑,锁合+深覆合是临床上比较难纠正的病症,那目前改正的方法都有哪些呢?这里小总结一下,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1.锁合程度较轻,患者底角或者均角,可以采用垫高对侧咬合,粘舌侧扣使用交互牵引来改正锁合,打开咬合。但是高角患者慎用,若要稳定上颌磨牙的垂直高度,可以再配合TPA加强支抗(TPA也就垂直向控制能发挥出作用了,对其矢状向控制累觉不爱),来抵消磨牙升长的副作用。 2. 也可使用下颌舌弓加强支抗,后牙段适当扩弓也有竖直磨牙的作用。 3.在方法1,2的基础山配合靴形曲的使用,竖直磨牙。 4.当然,严重的只能正颌手术解决了 1-3这些橡皮圈牵引方法的副作用或多或少总是难以避免,其中包括覆合减小,下颌的顺时针旋转和造成早接触点,这对某些患者是及其不利的。近年来,配合种植钉支抗改正锁合的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利用。 这个女性患者,23岁,主诉是牙齿不齐,咬合不良。临床检查:侧貌凸,短面型,重度拥挤,内倾性深覆合,磨牙远中关系,Spee曲线深4mm, 左侧后牙段锁合,左侧第二磨牙颊倾伸长。这个患者属于典型的II类2分类,锁合有点严重。X线检查显示:骨性1类,低角。双侧髁突动度不对称。
矫治方法:下颌舌弓扩弓,B67之间腭侧植入种植钉,通过链状橡皮圈先跨合牵引颊倾的B7使其逆时针旋转。4个月后B7位置正。粘方丝托槽,上颌56之间植入种植支抗,拔四个4,排齐排平,关闭间隙。结束照片如图,髁突动度较治疗前有改善。
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方式要多打一颗种植钉,于是又想出了一种多快好省地方法。中心思想大意是:先压低上颌伸长的磨牙,留出竖直磨牙的空间后再改正颊舌向的旋转。如图,在锁合牙齿的近中植入种植钉,拿16x22不锈钢方丝弯制螺旋弹簧,直径2mm,两臂之间呈110°,一端用树脂材料粘在需要改正锁合牙齿的合面,一端与种植钉连接粘在支抗牙的颊面。种植钉与支抗之间用19x25不锈钢方丝连接,树脂材料粘在牙面固定的。7个月后,B7压入空间足够,于是在下颌D6近中颊侧植入种植钉,粘方丝。D7舌侧粘舌侧扣,舌侧扣弹性牵引挂到种植钉压低下后磨牙。 引用: 1.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14;145:S100-13 2.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7;132: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