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左肩背部肿物切除后复发1年 病史:患者男性,53岁,因左肩背部肿物,2年前于当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当时诊断为“皮脂腺囊肿”。术后1个月于切口区再次出现一枚小指甲大小的肿物,缓慢生长至鸡蛋大小,1年前再次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术后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切口两侧又出现豆粒大小肿物,持续生长至成人手掌大小,伴痒痛,无破溃。
查体:心、肺、腹无异常。左肩胛区皮肤可见长约8 cm手术瘢痕,颜色灰白,部分隆起增宽质硬,部分平坦柔软,于该瘢痕周围见不规则的突出皮表的团块,大小约9 cm×8 cm,质地硬韧,弹性差,表面呈粉红色,局部压痛阳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辅查:血常规生化未见异常。
诊断:背部肿物:性质待查 治疗:全身麻醉后行左肩背肿物切除、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术中发现肿物位于肌筋膜浅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剖面呈黄白色,粗糙,境界不清,病灶内无液化性坏死。外缘扩大5mm切除后送冰冻病理,术中病理诊断为纤维组织瘤样增生,符合瘢痕疙瘩。按瘢痕疙瘩手术原则,切缘无纤维组织残留,未再扩大切除。术前用血管多普勒探测,并设计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创区。术后我院病理诊断修订为:韧带样纤维瘤病,免疫组化CD34(+),CD68(-),S-100(-),Ki-67(少数+)。
随访:患者术区恢复良好。术后12d拆线,未行放射和化学治疗。半年后随访,局部未见复发。 讨论:韧带样纤维瘤病是一类具有局部侵袭潜能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也称为韧带样瘤、侵袭性纤维瘤病、肌腱膜纤维瘤病等。2002年,WHO新的软组织和骨肿瘤的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中将其定义为发生于深部软组织的克隆性纤维母细胞增生,具有浸润性生长、局部复发倾向但不具有转移能力的特点。该患者被误诊的主要原因有:①病史中,病灶均为术后1~2个月再次出现,超过损伤部位缓慢生长,伴有痒痛。②背部为瘢痕疙瘩好发部位,病灶表现为质地韧硬、突出皮面、色粉红,与瘢痕疙瘩很相似。但前次手术瘢痕部分隆起、部分平坦,与典型的瘢痕疙瘩不尽相同。③临床病例少,缺乏诊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