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线状苔藓

林医师   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
线状苔藓

主诉 病史

患者女,44 岁,农民。因左下肢及左侧腹股沟区丘疹伴轻微瘙痒 3 月就诊。 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的左侧内踝部位出现数个米粒至黄豆大小类圆形红色丘疹,边界清楚,上覆少量鳞屑,伴轻微瘙痒,偶搔抓,无水疱、渗液。丘疹逐渐向上扩展至左侧小腿内侧、大腿内侧及腹股沟区,呈线状分布。无甲变形及口腔和外阴糜烂,无面部红斑及关节痛。1个月前自行间断外用药( 药名不详) 于腹股沟区皮损,皮损颜色渐成暗红色伴萎缩。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查体 辅查

查体: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 左侧内踝部、小腿内侧、大腿内侧以及腹股沟区见大致沿 Blaschko 线呈间断性纵向线状排列、数十个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类圆形暗红色丘疹,稍凸出皮面,边界清楚,上覆少量鳞屑,无 Wickham 纹,无点状出血现象,触之无浸润感( 图1)。左腹股沟区可见条带状的约 8cm × 1 cm 大小暗红色萎缩性斑片,边界较清楚,上覆少量鳞屑,未见毛细血管扩张( 图 2) 。无甲受累,无口腔及外阴黏膜害,无关节变形。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类风湿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抗 RNP 抗体、抗SM抗体、抗 SCL-70 抗体和抗Jo-1 抗体均阴性。左侧小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 表皮角化过度伴部分表皮角化不全、基底层液化变性, 真皮乳头层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全层小血管及附属器周围致密淋巴细胞浸润( 图 3)。

诊断 处理

诊断: 成人线状苔藓。 治疗: 给予口 服白 芍总苷( 帕夫林) 600mg, 3 次/d, 外用卤米松( 澳能) 软膏1次/d,。

随访 讨论

随访:随访1个月,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无复发及新发皮损。 讨论:线状苔藓是一种较少见的线状排列的自限性皮肤病,多累及 5 ~ 15 岁儿童,成人少见。线状苔藓的初发皮损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伴有红斑和轻微脱屑。皮损增多后形成1 ~ 3cm 宽的沿 Blaschko 线呈连续性或间断性的线状排列,常单侧发生,通常无症状。甲可受累。皮肤及甲损害持续数月后可自行缓解,组织病理常可见到表皮大致正常或轻度棘层肥厚伴角化不全,细胞间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坏死角质形成细胞,真皮乳头层淋巴细胞浸润,真皮浅、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Blaschko 线是人体表的一种特殊的线条排列,由 Blaschko于 1901 年首次描述,并因此命名。Blaschko 线在躯干背部跨脊柱皮面呈 V 形,在躯干前、侧部皮面呈 S 形,腹部皮面呈涡轮状,头皮呈螺旋状,四肢皮面呈垂直条纹,大致沿肢体长轴分布。皮损沿 Blaschko 线分布的皮肤病有很多,除线状苔藓外,还有线状扁平苔藓、线状表皮痣、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获得性 Blaschko 皮炎、线状银屑病等。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本病例主要应与线状扁平苔藓、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获得性Blaschko 皮炎鉴别。线状扁平苔藓主要表现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可见 Wickham 纹,同形反应明显,瘙痒剧烈,同时可累及粘膜及甲。该病具有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表现,无真皮中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可鉴别。成人线状苔藓在我国文献报道较少,加上本例,近20年共报道 5 例,其中女3 例,男 2 例。 发病年龄 23 ~ 44 岁。其中一例男性患者伴发甲亢,其余均无明显诱因和伴发疾病。分布于上肢 1 例,下肢 2例, 躯干部 1 例,泛发性分布于一侧下肢及躯干 1 例。皮损主要表现为针尖至黄豆大小丘疹伴红斑,本例轻微瘙痒,其余无自觉症状。无复发病例。 Kus 等认为成人线状苔藓比普通线状苔藓的皮损更广泛、瘙痒更明显、更易复发,在我国尚需要更多文献报道支持该观点。 摘自《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发布于 15-11-28 14:36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