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疑似被投毒百草枯病例分享

高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诉 病史

主诉:男,8岁,误服含“百草枯”井水8天 病史:入院前8天,患儿家属发现平常煮饭及饮用的井水泛绿,怀疑他人“投毒”,具体情况不详,患儿吃了三顿用此井水所煮的饭。患儿无发热、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糜烂、咽痛、腹痛等不适。随即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大致正常。3天前来我院门诊查百草枯血清浓度为:317.6ng/m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遂以“百草枯中毒”收治我科。既往诊断为“先心病”反复多次手术,并于5年前在我院行起搏器安装术。其弟、妹有同样误服史。

查体 辅查

查体:心脏可闻及心音分裂,胸部正中线可见一纵向约10cm手术切口。 辅检:肺部CT示:左肺下叶基底段小纤维条索影

诊断 处理

诊断:百草枯中毒 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 处理:洗胃、血液灌注、地塞米松、乙酰半胱氨酸抗肺纤维化,卡托普利护肾、洛赛克护胃、迪巧补钙等对症支持处理。

随访 讨论

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是人类急性中毒死亡率最高的除草剂,国外已报告死亡病例多达数百例,多由经口误服致死,其中误服20%水剂30ml以上的49例全部死亡。国内己有不少急性中毒病例报告,经口误服20%水剂30ml以上者亦均死亡。百草枯可经完整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但吸收并不完全,吸收后随血液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肺中含量甚高,常大于血中含量的十至数十倍。百草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全身中毒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尤以肺损害较严重,可引起肺充血、出血、水肿、透明膜形成和变性、增生、纤维化等改变,此外尚可致肝、肾损害并累及循环、神经、血液、胃肠道和膀胱等系统和器官。致毒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百草枯是一电子受体,可被肺Ⅰ型和Ⅱ型细胞主动转运而摄取到细胞内,作用于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细胞内活化为氧自由基是毒作用的基础,所形成的过量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O=)及过氧化氢(H₂O₂)等可引起肺、肝及其他许多组织器官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从而造成多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

发布于 15-11-18 22:14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