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黑色素痣

代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眼睑肿物 白内障

主诉 病史

患者男 82岁 因左眼下睑黑色肿物2年余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下睑黑色点状物,逐渐增大, 不伴眼红、眼痛,不伴畏光、流泪,无视物重影。患者未在意,未就诊。现患者为改善外观进一步诊治,拟“左眼眼睑肿物”收入我区。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手术史:2015年 行右眼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术

查体 辅查

Vod:0.3,Vos:0.6,NCT:ODTn,OSTn; 左眼泪道冲洗:泪道通畅。眼睑无外翻、内翻、倒睫。下眼睑黑色结节,质稍硬,无压痛,中央黑色结节米粒大小,近内眦部结节两个,针尖大小,结膜面无充血。角膜透明、KP(-),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直径约4x4mm;晶体混浊,眼底检查小瞳下未见异常。 右眼泪道冲洗:泪道通畅。眼睑无外翻、内翻、倒睫,未扪及肿物。结膜面无充血。角膜透明、KP(-),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直径约4x4mm;晶体混浊,眼底检查小瞳下未见异常。

诊断 处理

诊断: 1.左眼眼睑肿物 2.右眼眼睑基底细胞癌 3.双眼老年性白内障 局麻下行左眼下眼睑肿物切除术

随访 讨论

Vod:0.3,Vos:0.6,NCT:ODTn,OSTn; 左眼眼睑轻肿胀,伤口对合好,缝线在位,无出血无渗出,结膜面轻充血。角膜透明、KP(-),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直径约4x4mm;晶体混浊,眼底检查小瞳下未见异常。右眼检查同前。 讨论:黑色素痣 由一群良性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黑色素细胞可能会分布在网状真皮下部,结缔组织束之间 ,围绕皮肤的其它附属器官如汗腺、毛囊、血管、神经等等,偶尔还会延伸到皮下脂肪。它的外观看起来可能是扁平、突起、疣状、颗粒状,或者其它形状,颜色则可能为棕色、黑色或蓝色。黑色素痣有先天与后天产生的两种。先天性的痣大多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期就存在,后天性的痣则在六个月大以后,一直到老年期都有可能会新长出来。后天性的痣大小通常为零点一至零点六公分大,在病理上可以分为三种,接合痣(痣细胞局限在表皮、真皮交界部位,属于表皮内的痣),复合痣(痣细胞不仅分布在表皮层,有向下进入真皮层),真皮内痣(痣细胞完全位于真皮层内)。痣的临床长相也和其病理分类有关,接合痣呈现褐色至黑色平坦的斑点,不会突起于皮肤表面,复合痣通常呈现褐色突起的丘疹或结节,真皮内痣则更大、更突起,呈淡褐色或肉色的结节,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肉痣」。

发布于 15-10-23 22:42

7 个评论

发送